临终诗孔融拼音版
时间:2022-04-15 17:25
1
临终诗孔融拼音版lín zhōng shī 临终诗 wèi jìn -kǒng róng 魏晋-孔融 yán duō lìng shì bài ,qì lòu kǔ bú mì 。 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 hé kuì yǐ kǒng duān ,shān huài yóu yuán xué 。 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B。 juān juān jiāng hàn liú ,tiān chuāng tōng míng shì 。 涓涓江汉流,天窗通冥室。 chán xié hài gōng zhèng ,fú yún yì bái rì 。 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 mí cí wú zhōng chéng ,huá fán jìng bú shí 。 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 rén yǒu liǎng sān xīn ,ān néng hé wéi yī 。 人有两三心,安能合为一。 sān rén chéng shì hǔ ,jìn zì jiě jiāo qī 。 三人成市虎,浸渍解胶漆。 shēng cún duō suǒ lǜ ,zhǎng qǐn wàn shì bì 。 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 翻译: 言语多了会导致事请失败,容器漏水是由于它不严密。 河堤溃决从蚂蚁在堤上筑巢开始,山陵崩坏从猿猴逃散可以看出。 缓缓细流可汇成长江、汉水,明亮的天窗可把幽深的暗室照亮。 说坏话和不正派会危害公正,漂浮的云彩能遮蔽住天空的太阳。 华丽的言辞不会有丝毫的诚意,外表华丽纷繁不会有实际的内容。 几个人有几条心,又怎能把它们合在一起。 三个人谎报市上有虎,听者也就信以为真;胶漆长期浸泡在水里,也会解TUO掉的。 一个人活在世上,所忧虑的事请实在太多;只有长眠不醒,才会对万事毫无知觉。 注释: 临终诗:临终之时所作的时,也叫绝命诗。 言多令事败:孔融“坐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常对宾客高谈阔论,并数与曹草争执(见《后汉书》本传),遂被曹草党羽郗虑罗织罪名下狱,此即所谓“言多令事败”也。令,使。“事败”,指被捕下狱。 器:用具,这里指容器。苦:苦于。不密:指容器的缝隙处相接不紧密。 河溃:河堤崩溃。蚁孔:蚂蚁B。端:开头,引申为缘由。《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B溃。”《后汉书·陈忠传》:“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溃蚁孔,气泄针芒。” 坏:崩塌,倾倒。 涓(juān)涓:细水流动的样子。刘向《说苑·敬慎》:“涓涓不壅,将成江河。”江汉:长江和汉水。 天窗:屋顶上用以通风、采光的窗。冥室:光线很暗的房间。冥,昏暗。 谗邪:指喜搞谗诽邪行的人。 翳(yì):遮蔽。《古诗十九首》之一:“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宋玉《九辩》王逸注:“浮云行,则蔽月之光;馋佞进,则忠良壅也。” 靡辞:华丽的言辞。《后汉书·孔融传》载曹草《与孔融书》说到孔融与郗虑不和是“群小所构”,自称要破浮华交会之徒。孔融这里是以路粹诬奏之辞为“靡辞”。 华:同“花”,花多而不结实,即华而不实。竟:终。 两三心:三心二意,心不齐。此谓人们对维护汉室不是忠贞不二。 安能合为一:《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此反其意而用之。 三人成市虎:典出于《战国策·魏策》:“夫市中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谓集市内本来无虎,由于传说的人多,便令人信以为真。此比喻说的人一多,就能使人认假为真。 浸渍(zì):浸泡。解:溶解,分解。胶漆:胶水和油漆。 虑:思虑,忧愁。 长寝:即长眠,指死亡。 赏析: 这首诗总结了作者的政治教训,表明了其政治态度,表达了他护汉贬曹的微言深旨和斥谗指佞的机请愤心。 诗歌开宗明义,沉痛地惋惜“事败”,即挽救汉王朝的事业到底失败了。“河溃”二句,巧喻双关。承“器漏”,仍含深自悔尤,引咎切责。涓涓”两句似在警戒自己应当守口防意,谨小慎微;又似在暗示窃国篡位,其来浸渐,迹象可征。下边“谗邪”两句颇为显露。“浮云翳白日”昭示间臣蔽君迹象,揭发曹草当权、挟持天子实况。“靡辞”二句表明自己进尽忠言,吐露词华;然而听者逆耳,全无效果。“人有”两句哀叹满朝官员,大多二三其德,不能忠于汉室。此句颇有孤立无援、独木难支之感。“三人”两句,说明流言可畏。结尾的“生存多所虑”,活着倒是千忧百虑,无时或已,不如“长寝万事毕”,让身死来解TUO苦恼,家事、国事、天下事,一齐都听任它了结去罢。 全诗叙喻错综,笔法参差多变。用典贴切、灵活,层次井然,表现作者临危不乱的沉静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