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阙台古诗拼音版 望阙台戚继光赏析
时间:2022-02-26 20:08
1
望阙台古诗拼音版wàng quē tái 望阙台 明-戚继光 shí nián qū chí hǎi sè hán,gū chén yú cǐ wàng chén luán。 十年驱驰海SE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fán shuāng jìn shì xīn tóu xuè,sǎ xiàng qiān fēng qiū yè dān。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翻译: 在大海的寒波中,我同倭寇周旋已有十年之久;我站在这里,遥望着京城宫阙。 我的心血如同千山万岭上的浓霜,洒向群峰,染红所有秋叶。 注释: 望阙(què)台:在今福建省福清县.为戚继光自己命名的一个高台。戚在《福建福清县海口城西瑞岩寺新洞记》中记道:“一山抱高处,可以望神京。名之曰望阙台。”阙,宫闱,指皇帝居处。 十年,指作者调往浙江,再到福建抗倭这一段时间。从嘉靖三十四年调浙江任参将,到嘉靖四十二年援福建,前后约十年左右。 孤臣,远离京师,孤立无援的臣子,此处是自指。 宸(chén)銮(luán):皇帝的住处。 赏析: 这首诗概括了诗人在苍茫海域内东征西讨的战斗生活,暗寓抗倭斗争的艰难困苦。因有感于曾一起抗倭的汪道昆被弹劾罢官,来形容自己像远离京师孤立无援的臣子,远望皇帝居住的地方,作者仍盼抗倭斗争能得到朝廷的充分支持,既表达了对祖国的赤诚,自己有一片抗倭报国的一腔热血,也蕴含了对朝廷的忠贞。 诗的首句总括作者在苍茫海域内东征西讨的卓绝战斗生活。“寒”,既指苍茫清寒的海SE,同时也暗示旷日持久的抗倭斗争是多么艰难困苦,与“孤臣”有着呼应关系。第二句写登临,又不是写一般的登临,主要是写他当时的处境和登阙台时复杂的心请。第三四句借景抒请,形象地揭示出封建社会中的爱国将领忠君爱国的典型经神境界。在长达十来年的抗倭战争中,作者所以能在艰苦条件下,不停懈地与倭寇展开殊死较量,正是出于爱国和忠君的赤诚。 这首诗用拟物法,以繁霜比喻自己的鲜血,形象生动,在艺术表现上极富感染力,读其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不愧为千古传颂的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