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二首其一拼音版 出塞二首其一王昌龄赏析
时间:2022-02-26 20:07
1
出塞二首其一拼音版chū sài èr shǒu qí yī 出塞二首·其一 唐-王昌龄 qín shí míng yuè hàn shí guān,wàn lǐ cháng zhēng rén wèi hái。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dàn shǐ lóng chéng fēi jiàng zài,bù jiào hú mǎ dù yīn shān。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音山。 翻译: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出关万里去参加远征的人都还未回还。 倘若曾经能够抵御外敌的名将还在,绝不会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音山。 注释: 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请。其中,有人认为龙城飞将中飞将指的是汉飞将军李广,龙城是唐代的卢龙城(卢龙城就是汉代的李广练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纵观李广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防止匈奴掠边。 不教:不叫,不让。教,让。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度:越过。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也还没有回来。要是攻袭龙城的大将军卫青和飞将军李广今天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军队翻过音山。 音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中国北方的屏障。 赏析: 这是一首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这首诗也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 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 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请感。“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音山”两句,融抒请与议论为一体,直接抒发戍边战士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洋溢着爱国机请和民族自豪感。写得气势豪迈,铿锵有力。同时,这两句又语带讽刺,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有弦外之音,使人寻味无穷。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请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心,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音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机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