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型 | 着装 | 健康 | 情感 | 长发

娱乐 | 明星 | 社会 | 电影 | 电视 | 音乐 | 时尚 | 爆料 | 八卦 | 热点 |

长江源16年生态环境的变迁(3)

资料图 志愿者将捡拾到的垃圾放在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准备运走。中新社发 赵凛松 摄

“‘带走一袋垃圾’项目实施以来,得了当地牧民的支持,现在镇上的牧民环保意识增强了,都愿意参与捡拾垃圾,唐古拉山镇的垃圾少多了。”唐古拉山镇镇长尕措拉姆表示,青藏线的绿SE驿站也即将运转,唐古拉镇即将建成生态小镇,垃圾回收将常态化,垃圾将不会再落地。我们希望长江沿线所有乡镇行动起来,让长江“一江清水向东流”。

此外,为动员更多牧民保护长江源的生态环境,长江源区还分别于今年除夕以及“六五”世界环境日当天成立了“班德山牧人生态保护小组”和“通天河牧民生态保护小组”,生态小组会不定期在各家的草场巡护,清理以及分类捡拾到的垃圾,并将不能降解的垃圾运至青藏公路边的保护站或绿SE驿站进行有效的处置,使草原上看不到外来垃圾。

“我希望我们家可以作一个榜样,并影响更多的家庭,组建更多的生态小组。这样保护的效果更好,保护的区域也会越来越大。”班德山牧人生态保护小组组长布扎西说。

据不完全统计,长江源“牧人生态保护小组”自2017年除夕成立以来,已运输近4000个饮料瓶到长江源水生态保护站,使当地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