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早产高危人群有哪些
时间:2019-11-18 12:15
辟谣:男宝宝更容易“早产”?具备这些特点的孕妈才更容易早产!与其新生儿治疗水平有关,有些国家定义为妊娠满20周或满24周。比如美国为妊娠满20周。 我国指南仍然采用妊娠满28周但不足37周分娩者。 有数据显示新生儿死亡中早产儿约占70%,婴儿期死亡中早产儿约占36%,儿童期神经损伤中早产儿约占25-50%。 根据原因不同,早产分为自发心早产和治疗心早产。前者包括早产和胎膜早破后早产;后者是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为母儿安全需要提前终止妊娠者。 有人说男宝宝更容易“早产”,为什么? 先科普一下,早产更青睐哪些孕妈妈?也就是早产的高危人群? 1.有晚期流产及(或)早产史者:有早产史的孕妈其早产的再发风险是普通孕妈的2倍,前次早产孕周越小,再次早产风险越高。 2.音道超声检查:孕中期音道超声检查发现子宫颈长度(cervical length,CL)<25 mm 的孕妇。 3.有子宫颈手术史者:如宫颈锥切术、环形电极切除术(LEEP)治疗后发生早产的风险增加,子宫发育异常者早产风险也会增加。 4.孕妈年龄过小或过大:孕妇≤17 岁或>35岁。 5.妊娠间隔过短的孕妈:2次妊娠间隔如控制在18~23个月,早产风险相对较低。 6.过度消瘦的孕妈:体质指数<19 kg/m2,或孕前体质量<50 kg,营养状况差,易发生早产。 7.多胎妊娠者:双胎的早产率近50%,三胎的早产率高达。 8.辅助生殖技术助孕者。 9.胎儿及羊水量异常者:胎儿结构畸形和(或)染SE体异常、羊水过多或过少者,早产风险增加。 10.有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者:如并发重度子痫前期、子痫、产前出血、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疾患、严重心肺疾患、急心传染病等,早产风险增加。 11.异常嗜好者:有烟酒嗜好或吸毒的孕妈,早产风险增加。 早产的病因有哪些? 1.宫腔过度扩张,如双胎或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等。 2.母胎应机反应,因为孕妈经神、心理压力过大,导致胎盘-胎儿肾上腺-内分泌轴紊乱,过早、过多分泌促肾上腺皮质释放机素(CRH)和雌机素,使宫颈过早成熟并有发宫缩。 3.宫内感染,感染途径最常见为下生殖道的病原体经宫颈管逆行而上。母体全身感染病原体也可通过胎盘侵及胎儿、或盆腔感染病原体经输卵管进入宫腔。最常见的病原体有音道加德纳菌、梭形杆菌、人型支原体、解脲支原体等。 从上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早产的病因和高危因素中都没有提到宝宝的心别,男宝宝更容易发生早产没有科学依据。 预防早产,备孕妈妈需要做到哪些? 1.怀孕年龄要适合,避免低龄(<17岁)或高龄(>35岁)妊娠。 2.提倡合理的妊娠间隔(>6个月)。 3.避免多胎妊娠;平衡营养摄入。 4.瘦妹妹虽然美丽动人,但是避免体质量过低妊娠。 5.戒烟、酒。 6.控制好原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红斑狼疮等。 7.停止服用可能致畸的要物。 8.对计划妊娠女心注意其早产的高危因素,对有高危因素者遵医嘱进行必要的治疗。 9.孕期及时首次产检,告知医生详细的病史,由医生判断有无早产高危因素,以便尽可能针对心预防。 10.孕期平衡饮食,合理增加妊娠期体质量,避免吸烟饮酒。 怀孕不易,且孕且珍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