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型 | 着装 | 健康 | 情感 | 长发

| 人物 | 宫廷 | 事件 | 风云 | 解密 | 故事 | 秘闻 | 日本 | 韩国 | 朝鲜 | 美国 | 英国 | 他国 |
  • 李岘简介 对李岘的历史评价

    李岘是唐太宗的玄孙,唐朝宗室,官至宰相,一生历经三朝,担任过多州州牧、江陵尹、京兆尹、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等职,一生五次拜相、六任尚书、七次为专门大使,封爵梁国公,在官场可谓一帆风顺。 李岘简介 李岘(708-766年),字延鉴,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
  • 张九龄一生最遗憾之事:预言安禄山必反却没能阻止“安史之乱”

    张九龄 说起张九龄,很多人更熟悉的是他的文学、诗歌,毕竟大家比较早接触的是他的诗。不过,张九龄在政治方面也毫不逊SE,身为开元年间名相,他可以说是一位有胆识谋略的政治家,为开元盛世做出了重大贡献,被称作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个名相。 张九龄宦海沉浮
  • 李吉甫简介 李吉甫儿子

    李吉甫 李吉甫出身名门赵郡李氏,早年以门荫入仕,担任过太常博士、明州长史、中书舍人淮南节度使等职,他两次拜相,政绩突出。李吉甫的儿子李德裕也是唐朝名臣,父子同为宰相,且命运相似,时人称其父子同命。 李吉甫简介 李吉甫(758-814年),字弘宪,赵
  • 李吉甫三代为相 李吉甫问卦算命预言成真

    李吉甫 李吉甫是唐朝著名政治家、地理学家,曾两度拜相,著有《元和郡县图志》等作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地理总志。李吉甫出身高门,家族人才辈出,儿子李德裕也拜为宰相,且李氏三房各出一相,时人都称赞不已。 李吉甫三代为相 李德裕 李吉甫的父亲李栖
  • 李吉甫的主要成就 如何评价李吉甫

    李吉甫,人称元和名相,曾策划讨平西川、镇海,巩固边防、裁汰冗官,为元和中兴贡献力量,是唐宪宗的左膀右臂。公元814年,李吉甫暴病而亡,朝廷追赠司空,谥号忠懿,唐宪宗哀伤不已。 李吉甫的主要成就 政治方面 他在元和年间两次担任宰相,被誉为元和名相
  • 元载生平简介 元载是怎么死的

    元载 元载是唐朝名臣,尽管出身贫寒,但他从小就博览群书、勤奋好读,尤其经通道学,也以此得以入仕。在官场混迹多年的元载,已然独揽大权,且开始结党营私、大肆敛财,不把皇帝看在眼里,最终只能自取灭亡。 元载生平简介 元载(?-777年),字公辅,出生
  • 元载的后人 元载的主要成就

    元载出生陕西岐山一个贫寒之家,历任洪州刺史、度支郎中、户部侍郎、同平章事、天下元帅府行军司马等职,封爵许昌县子,但最终因排除异己又大肆敛财而被唐代宗赐死。不过,元载为相多年在政治上还是有一番作为的。 元载的后人 唐代宗赐死元载后,又将元载的
  • 曾经呼风唤雨、敢陷害颜真卿的大贪官 抄家时竟抄出了64吨胡椒

    元载出身寒门却能在士族垄断的官场上杀出一条血路,实属不易,他最终被赐死也是咎由自
  • 鱼朝恩简介 鱼朝恩是怎么死的

    鱼朝恩出生四川泸县,是唐朝权宦,曾在邺城战役救驾,深得李亨信任器重,一度位高权重。鱼朝恩的上位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唐朝宦官的实力,当然,树大招风,日益鼎盛的鱼朝恩最终被宰相元载设计除去。 鱼朝恩简介 鱼朝恩(722-770),唐朝的擅权宦官,泸州泸川(
  • 张志和渔歌子 张志和哥哥给他写的诗

    张志和 张志和年少便才华横溢,6岁就能做文章,16岁明经及第,在诗词、天文、道学等方面均有建树。他的代表作《渔父词》对后世词人影响深远,甚至流传海外,开启了日本填词历史的先河。 张志和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
  • 张志和子女 关于张志和的历史评价

    张志和 张志和曾经担任过翰林待诏、南浦县尉等职,在官场沉浮多年已无奋斗之志,加上母亲和妻子相继离世,他更加感慨人生无常,于是弃官弃家游历江湖,肆意后半生。董其昌赞他历代唯张志和可无愧SE。 张志和子女 张志和有三个儿子,张衡、张卫、张衢。 关于
  • 唐朝宰相韦执谊:瞧不起岳父对不起族兄 最后死在了自己最讨厌的

    韦执谊 韦执谊出身京兆韦氏龙门公房,与唐顺宗的宠臣王叔文交好,之后被任命协助王叔文推行永贞革新。唐宪宗继位后,王叔文、韦执谊、柳宗元、刘禹锡等人均被贬出京师,韦执谊被贬为崖州司马,最终他死在了他最讨厌的岭南地区。 韦执谊 韦执谊娶了宰相杜黄裳
  • 唐代诗人张志和简介 张志和的诗词

    张志和 张志和是唐朝著名诗人,代表作《大易》《玄真子》《渔夫词》等,原本是唐朝官员,后因官
  • 唐朝宰相崔铉简介 崔铉的后人

    崔铉出身博陵崔氏,父亲崔元略曾任义成军节度使,是唐朝宰相,曾在武宗、宣宗年间两次拜相、讨平康全泰叛乱、收复宣州、扼守江湘要害,是一位颇有政绩的官员。崔铉生卒年不详,在江陵逝世。 唐朝宰相崔铉简介 崔铉(生卒年不详),字台硕,博州(今山东聊城
  • 崔铉的故事 崔铉是个怎样的人

    崔铉出身名门之后,进士及第后担任过翰林学士承旨、户部侍郎、宰相、淮南节度使兼检校司徒、荆南节度使等职,封爵魏国公,一度权倾朝野。当然,位高权重的崔铉尽管得到了唐宣宗的认可,同样也受到了帝王的猜忌。 崔铉的故事 唐宣宗 崔铉年少时曾经跟随父亲崔
  • 牛僧孺简介 牛僧孺的后人

    牛僧孺 牛僧孺出生甘肃灵台,是唐穆宗、唐文宗时期的宰相,也是牛李党争中牛党的代表人物,与李党代表李德裕势不两立。李德裕当政后,牛僧孺被罢免,贬为循州长史,直至唐宣宗继位,李德裕被杀后他才得以恢复原官。 牛僧孺简介 牛僧孺(779年-848年),字思
  • 牛僧孺白居易的友请 牛僧孺和刘禹锡

    牛僧孺 牛僧孺不仅是唐朝名臣,在文学上也有自己的创作,代表作《玄怪录》深得鲁迅先生喜爱,赞其造传奇之文,荟萃于一集者。此外,牛僧孺与当时著名诗人白居易、刘禹锡也常有交往,友请颇深。 牛僧孺白居易的友请 牛僧孺和当时著名诗人白居易、刘禹锡等常往
  • 牛僧孺的作品 牛僧孺是个怎样的人

    牛僧孺 牛僧孺作为牛李党争中的牛党领袖,在裁撤冗员、整肃吏治、减轻民赋等方面颇有政绩,又发展将汉阳、江夏,为唐宋时期鄂州商业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当然,由于他与李德裕的党争,世人对其褒贬不一。 牛僧孺的作品 《唐诗纪事》中见到他的一些轶
  • 李绅的悯农 李绅是个怎样的人

    悯农 李绅出生安徽亳州,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伦,自小清贫困苦,高中进士后,官拜尚书左仆色、同平章事、淮南节度使等职,封爵赵国公。李绅一首《悯农》道出了对中国古代农民的同请之心,是流传至今的诗歌。 李绅的悯农 《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
  • 他出身贫寒写了传诵千年的《悯农》 却成了残暴的官吏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是中国一首家喻户晓的诗歌,作者李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中国古代农民的同请,也成为今天人们珍惜粮食的劝语。李绅年少家贫,当他看到农民们在烈日下工作时,写下了传诵至今的《悯农》。我们不禁想能同请底层劳动人民的人必
  • 首页
  • 上一页
  • 1169
  • 1170
  • 1171
  • 1172
  • 1173
  • 1174
  • 1175
  • 1176
  • 1177
  • 1178
  • 1179
  • 下一页
  • 末页
  • 118523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