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型 | 着装 | 健康 | 情感 | 长发

| 人物 | 宫廷 | 事件 | 风云 | 解密 | 故事 | 秘闻 | 日本 | 韩国 | 朝鲜 | 美国 | 英国 | 他国 |
  • 东汉经学家郑众简介 郑众的后人

    郑众 郑众人称先郑、郑司农,是东汉著名经学家、官员,年少时就受父亲熏陶,文明乡里。之后担任过给事中、越骑司马、护西域中郎将、左冯翊、大司农等职,是一个正直清廉的官员。 东汉经学家郑众简介 郑众(?83年),字仲师。河南开封人。东汉经学家、官员,
  • 郑众的主要成就 郑众是个怎样的人

    郑众 郑众在经学方面成就颇高,著有《春秋左氏传条例》、《孝经注》等作品,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左氏春秋》中的内容,深受时人追捧。此外,郑众还在外交、军事方面有着不小的贡献。 郑众的主要成就 经学方面 郑众十二岁时随父研习《左氏春秋》,他广泛研读经
  • 郑众的故事:守节不屈 不肯向北匈奴单于下跪!

    郑众是东汉时期的官员,曾经受命出使北匈奴,且拒绝向北匈奴单于下拜,保全了气节,后又促成度辽将军的设置以防南北匈奴勾结。北匈奴使者也因此称赞郑众匈奴中传众意气壮勇,虽苏武不过。 郑众的故事 守正不屈 汉光武帝建武(25年56年)年间,皇太子刘庄(即
  • 祭遵后人 祭遵是怎样的人

    祭遵 祭遵出生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是东汉开国元勋之一、东汉中兴名将,曾与刘秀南征北战,协助他建立东汉,位列云台二十八将第九位。那么在史书记载、历史人物的描述中,祭遵是个怎样的人呢? 祭遵后人 祭遵无子,封国被废除,有兄弟祭午、祭肜。 祭遵
  • 祭遵独爱儒术 一生克己奉公得刘秀敬重

    祭遵 祭遵出生富裕之家,却是一个俭朴恭谨之人,早年投奔刘秀,追随他平定渔阳、讨伐陇蜀、建立东汉,功勋卓越。尽管祭遵身为武将,但他却是个喜欢读书的人,一生独好儒术,世人称之为儒将。 祭遵独爱儒术 祭遵身为武将,却笃好儒学。他选拔人才,全用儒术。
  • 年羹尧在江夏镇,到底杀了多少人?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年羹尧血洗江夏镇应该是重头戏之一。在这一事件中,年羹尧把江夏镇变成了一片废墟。认真的说,这不仅触怒了老八集团,而是也违背了老四胤禛的本意。那么,年羹尧在江夏镇到底杀了多少人,其实最少也有5000人,而且绝大多数都是普通的百
  • 哀荣的背后——戊戌六君子之刘光第

    1898年农历八月十三日,北京城刚进入霜风凄紧的秋天,这天下午,六名人犯被押送到菜市口,在众多翘首观望的看客的注视下,六颗拖着长辫子的头被一一砍将下来。人犯的鲜血,喷洒在黄沙铺地的街面,不消两个时辰,这血迹便与黄沙一道,凝成了一些深黑的血块,
  • 小公务员刘光第为什么会参与戊戌变法?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并无显赫的家世背景 1898年9月28日,京城的菜市口人头攒动,这里是清朝的刑场,谭嗣同、杨深秀、杨锐、林旭、康广仁、刘光第被执行死刑,史称“戊戌六君子”。这场杀戮,缘于不久前的维新变法。 谭嗣同,湖南浏阳人,官二代,其父
  • 杨锐是个怎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能成为戊戌六君子呢?

    大家对戊戌六君子可能有所了解。但是你们不可能对里边每一个人都了解,特别是杨锐这种一点儿名气都没有的人。你们了解的可能就是谭嗣同这一个人。他的那首临死前的诀别诗让千古震撼,让所有人都记住了他。而今天我们说的并不是谭嗣同。 今天我们说的是杨锐,
  • 杨锐生平简介,维新变法的志士

    杨锐(1857-1898),字叔峤,四川绵竹人,清末著名的维新变法志士、戊戌六君子之一。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杨锐顺应时代潮流,日益慷慨谈论变法,逐渐强化救亡图存意识,积极投身到康有为、梁启超发动的维新运动中去,敢于抗争,最后还为维新变法事业牺牲自己的
  • 戊戌六君子杨深秀的墓地简介,在哪里?

    “戊戌六君子”就义时,杨深秀49岁,杨锐41岁,刘光第39岁,谭嗣同33岁,康广仁31岁,来自福建侯官的“才子”林旭,年仅24岁。 一代风流倜傥的志士仁人,以天下为己任,舍生取义,临大节而不辱。 他们手无寸铁,甚至可说是手无缚机之力,但他们有的是满腔热
  • 清朝杨深秀生平简介,《狱中诗》介绍

    杨深秀,山西闻喜县仪张村人。生于1849年4月24日(清道光二十九年四月初二日)。12岁成秀才,21岁中举,榜列第三名经魁。1871年22岁,入京参加辛未(同治十年)科会试,未中。在京拜师求教,钻研汉学,力主今文经,尤喜《公羊传》。 1877——1878年(光绪三至四年
  • 戊戌六君子中年龄最小的一位林旭,本可躲过杀身之祸

    提起“戊戌六君子”,可能最出名的便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谭嗣同了。不过在这六人当中,有一位深得慈禧派大臣荣禄的爱护、当时能躲过杀身之祸却没有躲、生死关头反对去找袁世凯帮忙的人。 此人便是林旭,戊戌六君子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一、公车举人 林
  • 明朝钱士升人物简介 钱士升个人经历生平

    1616年(万历四十四年)殿试第一(即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其时阉党窃国,罗织善类,至天启年间更加猖獗,天启初,以养母乞归。遂以终养乞归,杜门十载。后进詹事府左中允,未赴任。魏大中、赵南星被难,蒙冤入狱,钱士升竭力营救。 个人经历 江西万璟受魏忠贤
  • 明末十四英烈之傅冠,最后是怎么死的?

    正是由于南平的忽然失陷,人在汀州的隆武帝猝不及防,终被清军擒斩。 而后,清军急行军,不到一个月,就在当地汉人大地主黄氏一家导引下进入福州,这样福建省会,清军基本上是不战而得。 在福州,明朝的礼部尚书曹学恮自缢殉国。曾任崇祯朝大学士的傅冠本想
  • 清朝杨锐是个什么样的人?杨锐的诗歌

    清朝大臣杨锐,生于公元1857年,去世于公元1898年,字叔峤,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杨锐出生在四川绵竹一个书香门第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少时杨锐受清朝名臣张之洞赞叹,长成之后进入张之洞幕府,因为高洁的品格和卓越的才华而被张之洞看中,成为张之洞委
  • 你不知道的戊戌六君子--杨锐,最后是怎么死的?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年,公元1898年。这年9月28日,清廷下了一道谕旨,内容是将康广仁、杨深秀、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六人处斩。处斩的理由是他们都是“康党”,且“请节较重”。史称“戊戌六君子”,清廷处死他们,标志着戊戌变法彻底失败。 “六君子
  • 中国史上最会装的皇帝李忱,后成一代明君

    中国历史上,皇帝的位置是大家所窥觊的对象,毕竟九五之尊,享有天下,谁也想成为这一宝座的主人,所以对于皇位的竞争很是机烈,甚至到了白热化的地步,骨肉亲请都可以抛在一边,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人新的弱点。 这一点从康熙王朝中“九子夺嫡”的历史故事中可
  • 川岛芳子死刑疑云,疑似替罪羊代死!

    1948年3月25日清晨6点,牢房内的川岛芳子在睡梦中被叫醒。随后,面容憔悴、目光呆滞的川岛芳子被宪兵押着,缓缓走出女监。就在一小时前,川岛芳子的上诉最终被驳回。在监狱西南角,两名法警按住川岛芳子的肩膀,让她面墙跪下。而后,一声沉闷的抢声响起,川
  • 两袖清风杨深秀,有几个孩子都是谁?

    杨深秀(1849年—1898年),山西闻喜人,清末维新变法人士,光绪进士。 1878年春,杨深秀毅然放弃科举考试,请假回乡,团结官绅,兴利除弊,组织赈灾,此外还续修了《闻喜县志》。那时闻喜县令是陕西凤翔的陈作哲,他热烈欢迎杨深秀返乡。杨深秀以举人的身份、
  • 首页
  • 上一页
  • 1167
  • 1168
  • 1169
  • 1170
  • 1171
  • 1172
  • 1173
  • 1174
  • 1175
  • 1176
  • 1177
  • 下一页
  • 末页
  • 118523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