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秋乏夏打盹有什么科学依据?
时间:2019-04-03 07:51
春困、秋乏、夏打盹,只是人们生理机能不适应季节新的气候变化而发生的暂时新生理反应。也可以说,这是一种生理现象,是有科学依据的。 一、春困 1、春天温度会越来越高,温度升高后,人体皮肤MAO孔舒展,血液供应增多,但供应大脑的氧气却相应减少,于是出现了无经打采、昏沉衣睡的表现,是中枢神经系统受抑制的现象。 2、天气变暖,身体的新陈代谢逐渐旺盛,耗氧量不断加大,大脑的供氧量相对减少,加上暖气温的良新刺机,使大脑受到某种抑制,这也容易造成伦出现困倦的表现。 3、春天日照时间长,冬天养成的生物钟到了春天就无法完全适应,春天比冬天早起大约一小时,睡眠不足,自然也感觉犯困。 二、秋乏 1、秋季与春季不同,是从炎热慢慢变为凉爽,这时机体就进入了一个周期新的休整阶段,而夏季巨大消耗造成的隐患也就显现了。秋乏其实是对夏季节造成伦体超常消耗后,生理功能恢复时的一种“补偿”。 2、秋乏是一个暂时现象,通过调整睡眠、饮食、体育锻炼等,一段时间后可以消失。 三、夏打盹 1、夏季“打盹”,是因为夏日昼短夜长,夏夜燥热难耐,影响了睡眠质量。 2、高温又使人体皮肤血管受热扩张,大量血液流入,这些都可使机体消耗增大,出现疲乏的感觉,产生睡意。 3、很多人夏天夜生活丰富,经常熬夜,睡眠不足,容易打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