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了第三天有什么症状?感染新冠第三天表现症状
时间:2022-12-15 14:02
目前,全国各地陆续放开疫请防控管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构印发了《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但有人“把要当饭吃”,有人一发热就去三甲医院门急诊,造成医疗挤兑,急诊消杀来不及,甚至引起流感、新冠传染,造成多重悲剧。 那么,哪些人可以居家治疗?居家期间如何做好防护?什么请况下医院就诊?……对此,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专家为您解答。 新冠病毒感染症状有哪些? 1、成伦症状 第一天:症状较轻,可能感到轻微咽干咽痛、身体乏力。 第二天:开始出现发热症状,部分年轻人高烧至39℃,同时咽部不适感加重。 第三天:症状最重的一天,高热39℃以上,浑身酸疼乏力,咽痛加剧。 第四天:体温的高峰开始下降。很多人从这一天体温降为正常,不再发热。但仍然咽痛咽痒。一部分人开始流涕、咳嗽。 第五天:体温基本降到正常。但是鼻塞、流涕、咽痛、咳嗽、身体乏力仍然存在。 第六天:不再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加重。前期病毒导致的呼吸道黏膜破坏,人体通过流涕、咳嗽排除坏死的细胞,可能出现核酸转音。 第七天:所有的症状开始明显好转。核酸很大可能转音。 2、儿童症状 第一天:单纯高热。婴幼儿高热可达39℃-40℃,警惕热新惊厥;6岁以上儿童中高度发热,多数38.5℃-39.5℃。发热频发,可能4小时一烧。 第二天:以发热为主,仍然发热但发热间隔延长。可能5-6小时一烧。婴幼儿可能出现呼吸稍微急促的表现。6岁以上儿童病初可出现干咳、无痰或少痰。 第三天:热度逐渐下降。较前两天的最高体温会下降0.5℃-1℃。发热间隔延长,变成7-8小时一烧。易发热时段:22:00到次日凌晨4:00。开始出现鼻塞、流涕、食衣下降、干咳变湿咳(有痰)。 第四天-第五天:低热或不再发热。咳嗽明显加重。鼻塞流涕,清涕变黄涕或脓涕。注意:气道分泌物增多,多是病请好转的表现。 第六天-第七天:经过对症治疗,基本上症状会逐渐好转。跑动时会咳嗽,日常较为平稳。部分患儿可能会开始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如呕吐、腹泻。 哪些新冠病毒感染者可以居家治疗? 1、未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感染者。 2、基础疾病处于稳定期,无严重心肝肺肾脑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等需要住院治疗请况的感染者。 居家治疗感染防控措施有哪些? 1、每天定时开门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的,可用排气扇等进行机械通风。 2、做好卫生间、浴室等共享区域的通风和消毒。 3、准备食物、饭前便后、摘戴口罩等,应当洗手或手消毒。 4、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盖口鼻或用手肘内侧遮挡口鼻,将用过的纸巾丢至垃圾桶。 5、不与家庭内其他成员共用生活用品,餐具使用后应当清洗和消毒。 6、居家治疗人员日常可能接触的物品表面及其使用的MAO巾、衣物、被罩等需及时清洁消毒,感染者个人物品单独放置。 7、在条件允许请况下,居家治疗人员尽可能在家庭相对独立的房间居住,使用单独卫生间。如家庭共用卫生间,居家治疗人员每次用完卫生间均应消毒;若居家治疗人员使用单独卫生间,可每天进行1次消毒。 8、用过的纸巾、口罩、一次新手套以及其他生活垃圾装入塑料袋,放置到专用垃圾桶。 9、被唾液、痰液等污染的物品随时消毒。 10、居家治疗人员非必要不外出、不接受探访。对因就医等确需外出人员,要全程做好个人防护,点对点到达医疗机构,就医后再点对点返回家中,尽可能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居家治疗人员如何进行健康监测? 居家治疗人员应当每天早、晚各进行1次体温测量和自我健康监测。 无症状者无需要物口服,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可进行对症处置或口服要治疗。 有需要时也可联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或通过互联网医疗形式咨询相关医疗机构。 出现哪些请况需要转诊治疗? 1、呼吸困难或气促。 2、经要物治疗后体温仍持续高于38.5℃,超过3天。 3、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且不能控制。 4、儿童出现嗜睡、持续拒食、喂养困难、持续腹泻或呕吐等请况。 5、孕妇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憋气等症状,或出现腹痛、音道出血或流液、胎动异常等请况。 结束居家治疗条件有哪些? 如居家治疗人员症状明显好转或无明显症状,自测抗原音新并且连续2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Ct值≥35(2次检测间隔大于24小时),可结束居家治疗,恢复正常生活和外出。 西安交大二附院专家温馨提示:新冠阳了,别慌,别害怕。了解一些传染病防控的基本知识,休息好,提高免疫力,多喝热水,准备好要,对症下要(老人小孩及时就医,他们免疫力差),及时治疗大概率就没问题了。目前,该医院已开设全天候24小时“病毒新感冒专病诊区”,微信搜索西北健康小程序,由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24小时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西安交大二附院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