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胡杏儿的倪虹洁,为何被陈凯歌怒怼?
时间:2020-10-27 11:02
《演员请就位》已经来到第二轮,节目组又放大招,让四位评委席的大导下场亲自为演员们导戏。而演员选角也很有意思,并不是s级优先选,而是A级开始,这样一听s级的s卡似乎没啥意思了,但是别急,节目组城会玩,s虽然后选但是却拥有横扫全场的权利,就是前面其他演员选过的角色s如果看中可以直接替换。这么一操作,选角比第一场更有戏剧张力了。
第一场凭借《隐秘的角落》周春红一角成功从B级升级为A的倪虹洁先上场选角,身为一个表明自己会演到80岁的戏痴一般的人,倪虹洁很想拿到好的角色让自己爽快地演一把。她其实十分看中去年大火的《误杀》中陈冲饰演的拉韫这个警察局长角色。 但是顾忌到节目组定下的规则,并且在选角前倪虹洁观察到胡杏儿的表情,感觉到胡杏儿是一定会选拉韫这个角色的。所以倪虹洁显然有些没有信心,觉得自己选拉韫一定会被s级的胡杏儿替换掉,所以她放弃了一见钟情的角色而保险起见选了同一部戏中的阿玉这个角色。
当时温峥嵘替换王智还引起小伙伴不少争议,认为温峥嵘作为前辈也太狠了,一点也不照顾别人的感受么?毕竟同样为s的任敏选角时就顾虑到了孙千的感受,以自己曾经被替换角色的事例共情去思考,所以没有替换孙千而是另选了其他角色。
所以看到了前面小伙伴选角上遭遇的危机,倪虹洁能心思缜密地去思考如何选角,其实是一个十足的聪明人。作为一个话语权并不靠前的人,她懂得如何退一步给自己抓住海阔天空的机会,而不是明知山有虎还一门心思往上爬。
最终《误杀》这个片段,也在胡杏儿和倪虹洁的共同演绎下好评一片。但在排练时最初呈现出来的状态却和最终的版本相差甚远,一切都因为为这部戏执导的凯歌导演,大胆地改动,为演员带来更多展现戏剧张力和人性柔软的空间。 排练的时候倪虹洁和胡杏儿的表现其实都并非陈导所满意的,他直接批评胡杏儿台词声音太小,根本表达不出那种气场,而拉韫是整场戏的核心,是要依靠她带很多戏出来的角色,所以一定不能如此微小和弱。
所以排练了好多遍仍然还是无法达到和阿玉这个角色共情,倪虹洁心里似乎充满了意见,但却没有直接找到陈导直接表明自己的想法,而是在私底下和胡杏儿嘀嘀咕咕搞起了背后议论,认为导演要求太严了,自己做不到,自己也没见过这样的母亲这让她怎么演。
但是她选择背后议论的方式其实是比当面交流差十万八千里的方法,因为背后无论议论多少次也无法达到演绎出出彩角色的目的,而如果鼓起勇气勇敢找到导演表明自己的感受,也许导演一句话就能让演员找到该有的状态。
而见惯了世面的陈凯歌自然什么事也逃不过他的法眼,身为导演倪虹洁不敢找他他直接找到倪虹洁,并且非常严厉地告诉她自己感觉倪虹洁对他就是有意见了,有意见就直接亮出来,哪不满意直接说。 陈导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倪虹洁却还是不肯敞开心扉,而是敷衍地回了一句“没有啊。”这也直接激怒了陈凯歌,当场怒怼:你得给我解释,要不然我在这白费劲,我不欠你们的,你知道吗?哪不满意说,我觉得你对我有意见!
而且她对市场和演员选角的心理也拿捏的很到位,提前就预测到了胡杏儿和温峥嵘的选择,在小伙伴王智不解认为温峥嵘应该选年龄大的忠淑一角而不是她选的雯光,倪虹洁非常清醒地告诉她:演员看到是角色张力而并非年纪。
遇到问题第一时间会被情绪笼罩,而不是想如何去攻克,在和导演的互动中她也无法做到“交付感”而是像学生面对班主任时,那种不服又敢怒不敢言,最后整场只看到情绪而无法解决问题。作为一个说要演到80岁的演员,倪虹洁在面对批评和他人的意见时也显得并没有久经沙场的镇定,而是显得很小家子气。
而倪虹洁如果真的想一直演到80岁,并且能站到巅峰而不是一直不温不火,那性格上的短板是她封神之路的绊脚石。虽然《演员》的舞台多的是剧本和神剪辑,但如果抛去这样外在因素,而作为一次学习的机会纯粹来历练,那么放平心态沉淀做一块安静却爆发力十足的海绵不断吸取,或许会让倪虹洁更快出圈。 否则以倪虹洁现在的格局和扛事能力,恐怕真难有大导会像陈凯歌一样愿意去探求真相,大概率是直接会把一个配合度低的演员替换掉。到时候损失的不是导演,而是一直在痛诉中年危机的倪虹洁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