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型 | 着装 | 健康 | 情感 | 长发

娱乐 | 明星 | 热点 | 八卦 | 爆料 | 时尚 | 音乐 | 电视 | 电影 | 社会 | 综艺 | 港台 | 内地 | 日韩 | 欧美 |

全国所有县域均为低风险 为何还要处处刷“绿码”

  5月7日起全国所有县域均调整为低风险。全国低风险,但是到处还要凭“绿码”才能畅通,上班实行“绿码”上岗制,开会有“绿码”参会制,吃饭要刷“绿码”,串门走亲戚也要刷“绿码”。有些市民犯了嘀咕,还有这个必要吗?为此,记者专访了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

  市卫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国低风险不等于全面没风险,全国低风险也不等于人人没风险。从大的形势来看,虽然国内疫请防控形势总体向好,但境外疫请蔓延形势依然严峻。

  北京市于4月30日调整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响应级别,从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响应级别调整后,本市继续坚持对重点人群实行严格管理。举例来说:入境人员仍然要继续全部实行14天集中观察,并进行核酸检测,集中观察期满后,再延长进行7天居家健康观察。这些人员要全部完成隔离观察后,才有“绿码”。

  再举个例子,出院患者也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隔离观察,在医学观察期间,也不会拿到“绿码”。“简单来说,就是全国低风险的状态下,依然有个体属于非‘绿码’人员。”

  其次,从全国的疫请防控来看,全国低风险不等于始终低风险。各个县域的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状态,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现在低风险不等于一直低风险,因此,在这样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刷“绿码”这种机制仍然十分必要。

  北京市卫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新冠肺炎疫请还有很大不确定新,卫生健康部门在做好患者救治和康复管理的同时,要落实常态化防控,严防疫请反弹,这也需要全社会的配合和支持。所以,全国低风险,“绿码”还要继续刷。(记者 贾晓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