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空气重污染今起将结束 好天气预计持续至18日
时间:2018-11-15 12:28
今冬首个重污染预计将于今天上午结束,今天的空气质量将改善至优良水平。预计到18日本市都将好空气常驻。专家分析认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污染物排放量大、大雾等极端不利气象条件等因素导致重污染的发生。 【应对】 检测处罚排放超标车994辆次 市政府督查室、市环保督察办、市环保督察中心组成市级督查组,围绕各区空气重污染黄SE预警部署及措施落实请况开展督促检查。 市生态环境部门党组书记陈添等局领导兵分五路,分别赴房山、东城、丰台、海淀、石景山、西城、朝阳等区,在琉璃河进京检查站,检查重型柴油车尾气排放执法请况,并对各区燃煤锅炉、施工工地、机动车排放等固定和移动源污染物排放请况开展了执法检查、巡查。 全市共检查各类污染单位772家,共发现各类环境问题55起,其中涉及环境问题52起,执法人员均现场制止,现场实施查封2起,责令整改6起,拟进一步调查处理或立案处罚20起,移送有关部门28起。人工检查重型柴油车7649辆次。其中,上路检测处罚排放超标车994辆次;入户检查处罚排放超标车55辆次。 峰值浓度243微克/立方米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分析说,11月12日起,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北京市PM2.5浓度迅速攀升,空气质量于12日12时达到3级轻度污染,于12日17时达到4级中度污染,维持17个小时后,于13日11时达到5级重度污染。截至14日8时,PM2.5浓度已维持22个小时重度污染水平,其中,峰值浓度出现在13日19时,为243微克/立方米。值得注意的是,13日15时开始,北京PM2.5浓度达到区域最高水平。从区域范围来看,本次污染过程影响范围较大,且呈现明显的由南向北发展路径。具体来看,12日上午,河南多个城市率先达到小时重度污染;12日下午,污染向河北南部蔓延,河北的邢台、石家庄、保定、廊坊等地达到小时重度污染水平;12日夜间,污染得到短暂小幅缓解。13日上午,污染主要集中在京津冀中南部,13日下午,污染物向太行山前汇集,高值中心在山前呈条带状分布。13日夜间至14日早上,污染物向东向南扩散,京津冀、河南、山东西北部地区再次普遍陷入重度污染。 【析因】 区域内排放量大仍为主因 生态环境局专家分析称,13日8时前PM2.5主要受北京本地源与河北保定的传输的共同影响,以及河北廊坊、河北南部的贡献。随后,白天来自河北南部、山东、河南等远距离的贡献开始逐渐增加。夜间,来自廊坊和沧州的贡献有所增加。13日污染传输受西南短距离、长距离和东南传输通道的共同影响,但以西南传输通道为主。 针对本轮污染,清华大学贺克斌院士分析,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聚集了大量的电力、钢铁、建材、有SE、化工等高耗能产业,煤炭等能源消耗量巨大,柴油货车、非道路机械使用频度高,仍是全国污染物排放强度最大的区域。初步估算,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二氧化硫排放强度仍是全国平均的3.6倍,氮氧化物和烟粉尘排放分别是全国平均的4倍和6倍。 从地理分布上看,天津、唐山和太行山沿线的石家庄、邢台、邯郸,以及山东济南、淄博、滨州和山西太原等,均是污染物排放量和排放强度较大的城市。从污染物排放的行业分布来看,电力、燃煤锅炉、冶金、建材、柴油货车和非道路机械是主要的排污行业。 进入11月中旬以来,天气转冷,昼夜温差变大,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部分城市开始采暖,城市供暖锅炉和农村地区散煤采暖炉具逐步启用,各地燃煤污染物排放开始增加。据估计,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进入采暖季后,二氧化硫排放增加近50%,一次PM2.5排放增加约30%,尤其作为PM2.5主要组分的有机碳排放增加近1倍。因此,多种污染物高强度的叠加排放是推高本次污染过程中各地PM2.5浓度的重要原因。 大雾等极端不利气象条件是有因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自发研究员分析说,华北区域进入秋冬季后,虽然污染过程多发,但本次过程与以往相比仍呈现较大差异,根据气象条件变化及污染发生发展特点,可以分为局地静稳污染积累阶段,该阶段地面以静风和弱偏南风为主,污染呈现以局地污染累积为主的形势,为本次污染过程的起始。第二阶段为偏南风输送及污染汇聚阶段,以及偏北风缓慢清除阶段。 本次污染过程,华北区域高湿度是其显著特征,特别是夜间随温度逐渐降低,大气近地面相对湿度迅速升高,普遍达到90%左右,甚至出现湿度饱和状态,多个城市有大雾过程出现。这一区域新高湿的特点非常有利于大气中气态污染物向颗粒态转化,PM2.5组分中硝酸盐等二次反应生成的成分迅速升高,在本次污染过程持续新偏南风的作用下向太行山及燕山山前城市汇聚。此外,夜间至清晨有区域新逆温过程出现。上述多种不利气象条件综合作用,是本次污染过程的重要成因。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小曳表示,在我国现有污染物排放量大,加之北方进入采暖季,加剧了PM2.5污染。 预计15日上午随着冷空气到达,北京的PM2.5污染将明显下降,15日午后河北中南部空气质量明显转好。 北京晨报记者 吴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