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型 | 着装 | 健康 | 情感 | 长发

娱乐 | 明星 | 社会 | 电影 | 电视 | 音乐 | 时尚 | 爆料 | 八卦 | 热点 |

中国婴幼儿入托率仅为4.1% 幼有所育谁来育难题待解(2)

9月6日,福州仓山区金山中心幼儿园小班新生正式独立入园。第一次离开父母,遇到陌生的环境,与陌生的老师和小朋友相处,新入园的小朋友表现各有不同。图为新入园小朋友抱着妈妈大腿不让走。吕明 摄

现状

0到3岁入托无门

据权威部门统计,全国婴幼儿在各类托育机构的入托率仅为4.1%,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50%的比例。“入托无门”成为很多0岁到3岁幼儿家长的心病。

北京市民刘先生两年前就遭遇这样的困扰,由于他的孩子是11月份出生,当年不满足三周岁才能上幼儿园的条件,在找了几所公立幼儿园无望后,不得已刘先生把孩子放到了小区里的“家庭托儿所”,然而,上了不到3个月,该园因为没有相关资质而停办。

“没办法,只好靠‘两边老人轮流值班、保姆随时更换、家里安装摄像头’等方式,熬到小孩3岁才上了幼儿园。”刘先生说。

入托难,已成为各地面临的共新问题。据上海市妇联2017年初的调查,88%的上海户籍家庭需要托育服务,上海有超过10万的2岁儿童需要托育服务,而上海市集办系统与民办系统合计招收幼儿数仅为1.4万名。

“过去独生子女政策在一段时期里降低了托儿需求,使托儿所的消失暂时没有呈现出太大影响,但如今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和家庭结构的改变,我国的托育难题急剧显现出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菊华说。

面对规模极其有限的托育市场,家长们的选择充满无奈。多位家长反映,少数具有办学许可的民办托儿所,硬件一般,名额却长期供不应求;一些在工商部门以“教育咨询”名义注册的早教机构,实际是违规从事婴幼儿日托服务,随时有关门风险;而家庭作坊式的托育点,卫生、消防等方面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威胁到孩子人身安全。

资料图:9月8日,第33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甘肃张掖民乐县第一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为老师制作爱心卡片,用自己的亲手劳动为老师们送去节日的祝福。 张渊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