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型 | 着装 | 健康 | 情感 | 长发

娱乐 | 明星 | 社会 | 电影 | 电视 | 音乐 | 时尚 | 爆料 | 八卦 | 热点 |

“尤为如此”十年忆:从“丽水样板”看浙江绿SE发展(2)

农作归来。 李建云 摄

坚守生态“底线”铸就绿SE金名片

丽水地处浙西南,境内群山绵延,风光秀丽,是浙江天然的生态屏障。从2003年确立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SE兴市“三市并举”发展战略,到2016年提出打造全国生态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双示范区”,丽水历届市委、市政府以“尤为如此”的担当经神,将生态保护作为第一责任、政治责任,牢牢守住生态良好这个底线。

记者了解到,在丽水,自然生态红线区加上生态功能保障区、农产品环境保障区,面积占比达到95.8%,其余人居环境保障区、环境优化准入区、环境重点准入区占比只有4.2%,每一类功能区均制定了相应的管控措施和负面清单,全面实行差异化管理。

为守护“金饭碗”,丽水壮士断腕,放弃了“工业致富”的捷径,先后关停了多家造纸厂,否决了炉西峡小水电建设、驮滩百亿钢厂等多个高污染、高耗能的工业项目。在发展和环境的十字路口,丽水毅然选择守着青山绿水过“穷日子”。

十多年的接力护绿让丽水空气常年优良率超过95%,稳居全国前十,成为人人向往的“西藏”。

位于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下南山,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古村,现存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民居还有数十幢。据联众休闲产业集团总经理程长婴介绍,去年该集团投资6000万元,对下南山原生态古村落进行整ti保护新开发与市场运作,建立以古村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度假业态,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的完美结合。

再将目光从山村转回到侨乡大地,却是另一番风请。侨乡青田洞背村,依托石门洞4A景区,建设青瓦白墙民居,重修刘基祠堂与牌坊,打造“伯温古村”,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访古问今、度假休闲。

丽水城市书房。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