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寻乌铁腕治水守护东江源纪实之一:执行最严格环保条例(3)
时间:2017-08-19 12:23
炎炎夏日,江西寻乌县60岁的“河流清道夫”刘汉辉在马蹄河寻乌县城段打捞垃圾。 苏路程 摄 寻乌县被称为中国脐橙之乡,脐橙和蜜橘是老百姓的“摇钱树”。然而,为保护生态,寻乌县却严格控制果业开发,制定了“十不准”规定,寻乌河两岸、坡度超过25度以上的山地被设为禁开区。县财政每年安排财政资金用于生态敏感区域的“退果还林”补偿,引导果农改种阔叶林和小山竹。 水源乡太湖村距离东江源头桠髻钵山有五公里路程,老百姓靠脐橙维持生计。水源乡太湖村村支部书记朱梅芳说,种果树要打农要、施化肥,对水有污染,特别是春夏季下雨多,农要残留容易被雨水带到河流。 为保护水源,2015年,水源乡太湖村村支部书记朱梅芳带头砍掉2500株脐橙,搬出村子。 现在,太湖村大部分居民都已搬到生态移民安置点。朱梅芳说,刚开始大家都有意见,都害怕搬走,“农民有土地,能从土地上找钱,但不知道搬到外面自己能干嘛。” 如今,该县已种植国家、地方公益林100余万亩、经济林180万亩,基本形成了以东江护源林、珠江防护林、丘陵经济林、果园戴帽林、公路绿化林、农田涵养林为框架的林业生态ti系。 寻乌县委宣传部报道组组长蓝玉霖称,为保护东江源的水生态环境、水质,从一般的老百姓到政府,都投入了大量的经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寻乌举全县之力保护生态环境,换来了森林覆盖率由1979年的45%提高到现在的80.5%,桠髻钵山更是稳定在95%以上,源区饮用水源水质稳定在Ⅱ类。(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