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型 | 着装 | 健康 | 情感 | 长发

娱乐 | 明星 | 社会 | 电影 | 电视 | 音乐 | 时尚 | 爆料 | 八卦 | 热点 |

中国恢复高考40年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嬗变之路(2)

6月7日,2017年高考拉开大幕,北京人大附中考点外,学生挥舞“高考必胜”红旗为考生加油。今年高考报名人数为940万人。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今年是中国恢复高考40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涂光晋还记得自己参加高考的时间是1977年的冬天,报名时距离她26岁生日只差3个月,而当年高考的报名年龄上限就是26周岁。她还记得当年的高考题目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后来她因为这篇获得北京市最高分的作文特意被从北大图书馆专业调到新闻专业。

那一年,和涂光晋一起走进考场的有570万人,那一年的高考录取率是4.8%。十年积攒的人才,经过公平的考试选拔后进入各级各类大学,成为日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如今,这一批人大多已退休,但提及高考依然历历在目,高考对他们而言的转折意义要远远大过今天一路从小学顺利到中学、再到大学的孩子们。

北京某上市公司副总王华经过了两次高考进入北京科技大学。他上大学的年份是1992年。那一年和王华一起参加高考的有296万人,最终录取75万,录取率25%。虽然毕业时即面临“不包分配”的就业改革,但也受益于这一改革,他得以留在北京,几经辗转,迎来了自己事业的高峰。如今已过不或之年的王华仍感机高考。没有高考,他可能会在老家种地或南下打工。

恢复高考后,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渴求,中国高等教育招生人数一直稳步增长,直至1999年迎来大规模扩招。当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60万人,比1998年增加52万人,增幅高达48%,录取率首次突破50%。之后,中国高校连续10多年扩招,迎来了从“经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

教育部数据显示,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3647万人,学校数量2852所,中国已然成为高等教育大国。

6月7日,河南郑州,全国高考河南省实验中学考点,参加高考的考生和家长们。当日,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拉开序幕,报名考生共940万人。 中新社记者 王中举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