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型 | 着装 | 健康 | 情感 | 长发

娱乐 | 明星 | 社会 | 电影 | 电视 | 音乐 | 时尚 | 爆料 | 八卦 | 热点 |

驻村日记:产业故事·扶贫产业发展的“经准服务经”(3)

在育苗大棚内,技术人员对烟农进行育苗指导。 邢翀 摄

在过去的五年里,县烟叶公司每年都会把有限的种植计划向贫困户、贫困村倾斜,无偿提供育苗大棚、农机等生产设施,并在农家肥推广、连片生产示范、地膜烟种植、绿SE防治等方面配套扶持和补贴政策。

苏兆俊说,烟叶种植的全过程对技术要求较高,因此日常的技术服务必须要做到经准。首先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年度计划指导烟农种什么品种、育多少烟苗、什么时间育苗;然后根据不同海拔、不同区域指导烟农确定移栽时间和行距;再根据测土化验结果,参照历年投入水平,分户、分田制定、下发施肥通知单。

前期工作完成后,还要进行经准防控,即烟叶公司定点观测、定时发布烟叶病虫害预测预报,推广生物防治新技术;烟叶成熟后,烘烤是最考验技术的环节,除了投资建设标准化、智能化烤房外,公司还会开展大规模技术培训;在收购时,技术人员会指导烟农正确分级、科学保管,以保质保量。

简槽村村民韩朝东在外打工多年,决定回乡种烟叶时发现自己跟乡亲们比落后太多了。“主要是技术跟不上,一窍不通。”回乡第一年,村干部和技术指导员往他家跑的次数已多得数不清。三月大棚育苗、四月大田整地、五月烟叶移栽、七月烘烤加工、九月收购交易、腊月深翻冬炕,技术员都得给老百姓指导。

烟叶公司无偿提供育苗大棚、农机等生产设施。 邢翀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