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推!《荼蘼》:台剧小公举教你选择人生难题
时间:2016-11-14 12:08
文:淡淡 很久没有为台剧心动过了…… 上一次还是在5年前,《我可能不会爱你》(林依晨&陈柏霖主演) 这一次则为《荼蘼》(杨丞琳主演) 确切的说,不是心动而是触动。 ![]() 两部作品恰好出自同一编剧,徐誉庭。(她早期代表作还有《流星花园3》、《光阴的故事》等等,简直是台剧之光。) 徐誉庭在《我可能不会爱你》中,描写的是多年异性好友“说不说爱你”的纠结,呈现的是30+男女关于“初老症”的焦虑,但这还仅是在爱情中做选择,一个年龄段的困局。 那在《荼蘼》中,编剧则将纠结和焦虑进一步深化。当人生的机会与意外同时来临,在爱情与事业之间,是选择去更广阔的地方追寻不平凡的人生,还是留下来陪爱人共渡难关? 关于人生的难题该如何解?当答错人生的选题,又该如何找到出口? 《荼蘼》,剧名听起来很文艺,却是饱含了生活的烟火气。画面看起来也很清新,但满是残酷现实的写实感。 ![]() 故事的女主角郑如薇(杨丞琳饰),拥有一份在泡面公司的专员工作和男友汤有彦的稳定爱情。 生活看起来平淡而幸福,但多多少少又有些不甘心.。. 事业一眼可以看到尽头,完全没有出头希望,而我们的女主对未来抱有更高的期许,她希望-- 人生可以稍微不平凡一点。 ![]() ![]() ![]() ![]() ![]() ![]() 稍微不平凡的机会被她等来了,公司要外派一个人去上海,优渥的福利不在话下,职位、薪水三级跳,最重要的是可以拥有人生成就感 公司的前辈张姐(不是路人甲,她可是女主的人生引路之灯啊)因为早早结婚无奈放弃这个机会,并且鼓励女主往更高更远的方向看,不要步她后尘-- 别急着追向幸福,那样的幸福往往会让你失望,女人最重要的是要替自己找到定位。 ![]() ![]() ![]() ![]() ![]() ![]() ![]() 而他的男友汤有彦是一个爱制定时间表的男人,他把人生要走的每一步都严格按照计划表来执行,35岁要结婚,30岁就一定得有一份长久的恋爱。 也是因为这份“小心机”,用一个没有失主的钱包,套路到了女主。 ![]() 同时,他对人生幸福的定义跟女主也不一样,组建家庭,生好多孩子,有一个温馨的房子。 这样平淡却实在的生活才是他理想所在。 ![]() ![]() ![]() ![]() ![]() ![]() 所以他对上海没有如薇那般的热衷,但为了如薇也可以放弃台北的生活,去上海重新开始一份工作。 虽然经历一番波折,但如薇还是如愿拿到了去上海的资格;而有彦也成功被上海一家大师级工作室录取。 前往上海的美好生活似乎近在咫尺了.。.两人对未来满怀期待。 但人生不可能按既定的计划顺利走下去,意外往往比明天先行一步-- 汤父因为突然的车祸瘫痪,无法抛下父母去上海的汤有彦决心留在台北,那如薇要怎么做呢? 去上海继续追求不平凡的人生,还是留台北陪爱人患难与共? 这种现实感的问题下,我们多半也会代入自己,会不自觉的想如果是我,我又该如何选呢。 女主的独白说出我们的共鸣: “如果可以,真的好想,在知道答案以后再做选择,然而这一切只是妄想,谁都只能在人生的考卷上慌张写下,那唯一的选择。” ![]() 此刻就要回到《荼蘼》这个剧名的含义,荼蘼音同“two me”,当然它的英文剧名则更为直接一点:life plan A and plan B。 剧情真正的部分就此展开。 编剧将两种选择下的人生plan A和plan B,同时发生在平行时空里,通过剪辑交错的方式相互对比。 编剧在planB的部分用了倒叙的方式,一早就给出了人生的答案: 五年后,留在台北的如薇被生活磨成黄脸婆,一边照料汤爸,一边照顾小孩,一边被有彦抱怨,还要忍受婆婆平日的碎嘴。 有两处细节很值得玩味-- ?如薇在厨房忙着煎鱼,生病的孩子躺在床上,刚好又被汤妈要求下楼扶汤爸,于是她拜托屋里的小姑子帮忙看鱼,等她扶完汤爸回来,却发现锅里的鱼糊了 ![]() 她也好像这条鱼一样,糊了一生。 ?如薇坐在有彦的车上,有彦找车位,这时旁边一个衣着时尚的女生把车位让给了他们,有彦一脸欣赏的表情看着女生的背影说:背影跟你以前有点像哎。 ![]() 是啊,她曾经也如同她一样光彩熠熠。 这时的女生脑海里回想到是张姐曾对她说的话:受惠的人不一定会感激你,照样嫌你,牺牲未必是一种成全。 ![]() 以及曾经自己踌躇满志地对有彦说:我以后要当女强人。 ![]() 那么如此同时的plan A呢?那个郑如薇是不是幸福呢? 离开有彦的女主独自一人去了上海,拼工作拼到晕倒,与寂寞相伴,但好在远处的有彦是她的力量,她把上海生活的琐碎都分享给有彦听,隔着视频一起吃晚餐 ![]() 但感情就在相隔异地和时间中渐渐发生了变化:隔着海洋是强颜欢笑的孤单步调,谁都不知道见得到摸不到的背后有多寂寞。 直到张姐那天婉转对她说:我那天看到汤有彦跟一个女生…… ![]() 直到有彦来上海跟她说我们结束吧 ![]() 幸福的表象终被撕碎,她开始后悔来上海,失掉了爱情,没有了陪她一起晚餐的人,她对如彦说:“我什么都不要了,我不要待在上海了,我跟你回台湾,你不要丢下我好不好” ![]() 但感情无法挽回.。. 被丢掉的那晚,她问平日给她灌爱情鸡汤的总经理:人被丢掉了,该怎么找回来? 总经理给的答案是-- 他把她捡回来,然后一夜情 ![]() ![]() 总经理很强大,一夜中的。躺在人流手术台的郑如薇梦到的是planB的幸福生活,与有彦组成家庭,还有一个可爱的孩子 ![]() 这相似的一幕也发生在台北的planB中— — 如薇与有彦意外有了孩子,她决心去医院打掉,但有彦不忍心放弃一个生命,她对有彦说: 我不要我的小孩是意外是妥协是包袱 我要他是期待是希望 我要他的父母是可以足够保护他的 ![]() ![]() ![]() ![]() ![]() (第三集杨丞琳的表演太惊喜了,要拿金钟视后的节奏啊) 她清楚的预见到留下孩子,她就要一路妥协,从plan B妥协到plan C,最后变成伸手要生活费的庸妇。 ![]() ![]() ![]() ![]() ![]() ![]() ![]() ![]() ![]() ![]() 但最后,他们还是选择结婚留下孩子。 在临盆那晚,有彦的妹妹自杀,如薇一个人忍着剧痛从家里挺到医院,那一刻她好像也看到了planA的如薇踩着精致的高跟鞋神采奕奕地路过她身边.。. ![]() 无论是plan A还是plan B的郑如薇,她们都在遥望彼此,羡慕彼此。 想着那条路的她是不是比自己要幸福。 台北B的五年后答案编剧在一开始就给出,那上海A的答案会是怎样呢? 郑如薇与总经理因为彼此寂寞而选择相伴,反正爱情好像就是“两个彼此不讨厌却很怕孤单的人,联手抵抗孤单的过程” ![]() ![]() ![]() ![]() 但总经理算得上一个称职的陪伴,他不仅当陪她吃晚餐的人,还教如薇爱情哲学,投资管理,为人处事--- 分手哲学step1、2、3 ![]() 野心哲学:CUCCI、LV,甚至爱情都不是拥有,女孩啊,野心才是最大的拥有 ![]() 投资哲学:第一:了解你的生意,所以它得是你拿手的項目; 第二:体制好的企业,才有未來,投机只能靠运气,而运气常常不如人意; 第三:产业在社会上的意义就是它的前途,你得用鼻子闻、眼睛看,就是別用耳朵听; 第四:股票就像爱情一樣,得往婚姻的长远路子投资,当你一旦发现不对劲了,就千完別再傻下去!一秒都不要! 所以这个月领了薪水后,一半拿去投资吧! ![]() (是的,张姐和总经理简直是全剧金句担当,满满鸡汤) 如薇逐渐陷了进去,但总经理给了如薇很多,唯独不给她爱情(总经理的鸡汤又来了)-- “小心.。.別愛上我。 大部分的人都說不清愛情, 不過對失戀這件事倒是可以如數家珍, 這證明了一件事,愛情是用來失去的, 也就是說,沒有愛,就沒有失去這回事了。” ![]() (之所以把他们的话都完完整整的打出来,是因为这剧的台词太棒,忍不住不跟你们分享,泥萌还没看的话别嫌弃我剧透啦~) 这样不能称之为爱情的陪伴注定不会长久,但总经理卷走6千万跑路之前,还不忘留下一箱子人民币给如薇,恰好是如薇当初说赚够就回台北的50万。 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总经理爱过的证据。 ![]() 只要生活还在继续,关于人生的最终答案就永远未知,但无论是plan A还是plan B的郑如薇,此时都觉得自己答错了人生的选择题,她们站在不同的道路上陷入了不同的人生困局。 继续往前走,还会有出口吗? ![]() ![]() ![]() ![]() ![]() ![]() 这就是剧名《荼蘼》的另一层深意: 花开到荼蘼,便无退路。 ![]() 看起来,这部剧真是让人如此绝望。 好像不管怎么选,都不能拥有happy ending~ 可电视剧来源于生活,反映于生活,但不能等同于生活。 《荼蘼》也是用奇葩的婆婆和小姑、意外怀孕、跑路的总经理将两种选择极端化而已,现实中的际遇哪有那么极致,多半是中庸。 留在台北也许拥有的是平淡但稳稳的幸福家庭; 去向上海也许过的是忙碌且孤单的独居生活。 没有选择上的对错,只是取决于你做决定时内心所要的生活。 ![]() 况且,即便你遇到郑如薇般的人生,也不一定是过成郑如薇般的生活。 因为你不是如薇,即便选择台北B,不会忍气吞声的被汤家予以予求,也许一开始就认识到你与有彦的人生观不同,选择狠心分手,省去后面发生的一切。 即便选择上海A,你不会在分手夜发生一夜情,与总经理成为抵抗孤单的pao you,这样后面的人流、卷款跑路你也不会经历到。 说到底,人生的根本不在于选择决定方向,而是性格决定命运。 不要抱太多憧憬,因为人生有意外。 也不要太过绝望,因为人生不止剧中的plan A和plan B,还有plan CDEFG…… 它们会引你走向人生的happy en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