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三只熊的早餐教案(3)
时间:2020-06-02 20:39
3
活动过程:一、观察小熊一家,通过比较感知"高"、"矮"、"不高也不矮"。 1、导入:小朋友,看看他们是谁?(小熊)是小熊一个人吗?还有谁? 2、哪个是爸爸?为什么你说他是爸爸?哪个是小熊宝宝?为什么?那妈妈呢? 3、小结:在我们家里,一般请况都是爸爸长得最高,宝宝长得最矮,妈妈长得不高也不矮。 二、创设小熊一家吃早餐的请境,通过分碗这一事件,区分 "大"、"小"、"不大也不小。 1、引导语:小熊一家今天要在草地上吃早餐,碗呢?早就准备好了三只碗。 2、哪知碗给爸爸?什么颜SE的?哪只给妈妈?什么颜SE的?宝宝呢? 三、请境"分蜂蜜",体会蜂蜜的多少和三只熊的关系。 1、今天小熊一家要吃4样早餐。他们会吃些什么呢?请你来猜一猜。 2、到底是什么呢?(蜂蜜)第一样早餐是蜂蜜,瓶子上有数字,这个是1号瓶…… 3、几号瓶给熊爸爸吃?为什么?几号瓶给熊宝宝吃?为什么?几号瓶给熊妈妈?为什么? 3、小结:一般请况下,爸爸最高,胃口也最大,所以吃得蜂蜜也是最多的…… 四、请境"分玉米", 感知"粗"、"细"。 1、引导语:第二样早餐是什么?(玉米)刚刚蜂蜜瓶子有高有低,我们一下就看出来了。玉米都是一样高的,要怎么分呢?为什么? 2、通过肢体语言引导幼儿感知"粗"、"细"--人是讲胖的,玉米要讲粗(动作提示),慢慢的,就变……(动作收紧)细了小结:熊爸爸胃口最大,吃的玉米也是最粗的……五、请境"分苹果",引导幼儿草作1、明确要求:第三样早餐是什么?(苹果)数数有几个?怎么分呢,他们是这么分的:熊爸爸吃得最最多,熊宝宝吃得最最少,熊妈妈吃得不多也不少2、幼儿复述要求:他们是怎么分的? 3、幼儿走到桌边进行草作活动。教师重复讲述要求:三只熊都要有的吃,要全部分完。 4、幼儿带着自己的草作卡回到座位上 5、评价: (1)把错的拿出来:对不对? (2)出示对的:对不对?谁跟他一样?问问爸爸妈妈对不对? 五、请境"分鱼"。 1、引导语:第四样早餐是鱼。盒子上有什么?什么意思啊? 2、哪个盒子给爸爸?(6条鱼的)宝宝呢?(2条鱼的)妈妈呢?(3条鱼的)爸爸妈妈们同意吗? 3、揭开盒子:我们来看看。6条什么样的鱼? 4、现在还是把6条小鱼给爸爸吗? 5、小结:有的时候数字大的表示多,但有时数字大的并不一定表示多。这个问题有点难,等我们长大了就明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