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儿歌小蚱蜢学跳高教案(3)
时间:2019-10-22 20:45
3
活动过程:1、熟悉蚱蜢。 (1)老师给大家请来一位朋友,看看是谁?和认识的朋友打招呼。 (2)小蚱蜢住在哪里?有什么本领? (3)小蚱蜢住在草丛里,那你们认识这种草吗? (狗尾草) (4)小蚱蜢现在本领很大。可是在他开始学跳高时发生了一些事,想了解一下吗? 2、观察指偶表演。 (1)教师演示指偶,问:看出来发生什么事了吗? (2)不知你们猜得对不对,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教师朗诵儿歌,小结。 (3)和你们想的一样吗?你听到小蚱蜢怎么会摔下来的? 3、理解儿歌内容。 (1)教师朗诵儿歌:仔细听,小蚱蜢“一跳跳上狗尾草”,怎么一下又摔下来了? (2)出示图片,教师用儿歌语言小结。 (3)重点理解:小蚱蜢跳上狗尾草后,它做了什么动作? “腿一弹脚一跷”是什么样子的,来学一学。 (4)小蚱蜢还说了句什么话?一起学学这句话,用骄傲的样子说这句话。 4、学习朗诵儿歌。 (1)你们都想来演演这只有些骄傲的小蚱蜢,就来试试吧。教师念儿歌,幼儿表演。 (2)幼儿学念儿歌。 (3)尝试有节奏地念: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节奏来念《小蚱蜢》呢? (4)幼儿加上表请、语气朗诵。 5、尝试变换方式朗诵。 (1)接触对歌。 ①师幼对歌:对歌可以你念一句我念一句,大家对着念。愿意和我对歌吗? 师:小蚱蜢,学跳高。 幼:一跳跳上狗尾草。 ②师幼再次对歌:换一下行吗?注意别忘了接上。 ③幼儿分两队对歌,比比哪队对得又快又好。 (2)加后缀词对歌。 ①(出示小标记圆点)小标记来这里干什么呢? ②教师朗诵:小蚱蜢,学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狗尾草 发现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你们都听出来了,每一段都重复了最后三个字,你听—— 小蚱蜢,学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狗尾草。 腿一弹,脚一跷,“哪个有我跳得高!”跳得高。 草一摇,摔一跤,头上跌个大青包。大青包。 ③教师示范朗诵第二遍。 ④幼儿尝试念后缀,也来试试这种念法。 ⑤讨论:念“大青包”的节奏有点不一样?怎么不一样?为什么要慢下来? ⑥幼儿再次尝试念后缀,节奏不同。 ⑦分组对歌:幼儿分成A、B、C三组,加后缀词对歌。 (3)加乐器对歌。 ①(敲击圆舞板)还有好玩的事,小耳朵竖起来听。这是什么声音?谁发出的声音? ②(出示圆舞板)学学它发出的声音,跟着它的节奏学一学。 ③请圆舞板跑进诗歌里打节奏,你会吗? (出示3个圆舞板) 小蚱蜢,学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圆舞板声音X X X) 腿一弹,脚一跷,“哪个有我跳得高!”(圆舞板声音X X X) 草一摇,摔一跤,头上跌个大青包。(圆舞板声音X X X) ④幼儿拿出圆舞板。在小标记的地方配上节奏,一边念儿歌一边打节奏。 ⑤完整加乐器对歌两遍。 (4)延伸:加双响筒节奏。 ①(出示双响筒)这是什么?听听声音。我的双响筒可不可以也加入到儿歌里来呢?加在哪里? ②这几种方法我们还可以去试试,让儿歌念起来更好听更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