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型 | 着装 | 健康 | 情感 | 长发

历史 | 人物 | 宫廷 | 事件 | 风云 | 解密 | 故事 | 秘闻 | 日本 | 韩国 | 朝鲜 | 美国 | 英国 | 他国 |

李光弼也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忠臣,为什么他的名气也没有像郭子仪那

  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李光弼。

  李光弼绝对是可以和郭子仪相提并论的历史人物,而且史书上的普遍观点,无论管理才能、军事才能,李光弼都是优于郭子仪的。

  郭子仪混得比李光弼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郭子仪活得比较久。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个人,不论有多伟大,在许多时候,也是非常脆弱的。至少寿数这种事,真心说,实在是可遇不可求的。

  李光弼57岁就死了,当时的李光弼,就足以名垂青史了。

  如果郭子仪在57岁时死了,恐怕也就是一个只能在史书字缝中才能找到的人物;因为当时的郭子仪还未混到节度使的职位。话说回来了,就算混到了节度使的位置上,唐玄宗时代的节度使多,郭子仪又算老几呢?

  郭子仪熬成节度使时,已59岁了。那一年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升任朔方节度使,很快成为时代顶尖的军方大佬。

image.png

  但是在62岁,郭子仪因为邺城大败,被唐肃宗闲置。

  在唐肃宗快死时,郭子仪曾短暂复出过,代宗上位很快又被闲置。那一年郭子仪66岁。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年代里,郭子仪突然死了,并没有什么奇怪的。

  如果郭子仪当时死了,谁也会觉得,郭子仪的一生有些太憋屈了。

  关键是,郭子仪如果当时死了,谁也会觉得,郭子仪一生的成就,明显不如李光弼;无论从能力,还是战功,抑或是戏份,他都明显逊SE于李光弼。

  但是郭子仪并没有死,所以前面有更大的辉煌等着他。

  郭子仪67岁时,代宗出逃关中。

  那一年李光弼55岁。

  他们两个人在当时,江湖地位是相当的,虽然李光弼领先一点,但是两个人是在一个台阶之上。

  但是从此以后,两个人的差距渐渐拉大了。

  看到皇帝逃出长安城,应该怎么做呢?

  郭子仪积极地站在皇帝身后;李光弼却是在一旁看皇帝的笑话。

  李光弼之所以这样玩,并不是简单的因为李光弼忠心低于郭子仪。

image.png

  实在是因为郭子仪的根基在西北,而且当时处于闲职之上,幻想比较少一些。而李光弼坐镇徐州,处于皇帝鞭长莫及的地区,幻想难免会比较多一些。关键是,在当时背景下,就算李光弼愿意积极救援皇帝,手下的将领,也未必响应他;因为这个昏君有今天的下场,那就是报应!

  结果,皇帝并没有因此翻船,而是很快再次回到帝国都城。

  这样一来,李光弼就尴尬了。关键是,从此陷入绝境之中。

  因为这是一条不归路,李光弼走出这关键的一步,再想回头,好像是看不到机会的。

  其实呢,这是因为以前李光弼有皇帝罩着,现在皇帝不可能罩着他了。

  这就好像,李四是一个黑社会大哥的金牌打手,所以在江湖上非常风光。

  于是李四渐渐感觉,自己之所以这样风光,主要是因为自己身手了得,和自己敢打敢杀,于是看到自己大哥竟然敢对自己不好,就公开给自己大哥脸SE看,甚至还对自己大哥落井下石。

  李四这种行为,其实就是典型的认不清自己。

  许多时候,一个人的能力自然重要,但是平台更重要。

  你站在一个强大的平台上,你的每个行动,都可以从平台上获得各种形式推动支持,在这种背景下,你的能力就可以得到尽请的发挥。如果你离开了那个平台,你还能那样牛吗?通常请况下,你是不行的。

  李光弼背叛皇帝后,马上迅速堕落为一个普通的军阀了。

  因为李光弼现在全部的资源,就是源于自己军队控制的狭小范围,出了这个范围,谁会把他当头蒜看呢?

image.png

  

  而以此时有限的资源,不要说与皇帝公开叫板了,就是面对周边杂七乱八的小军头,李光弼也得学会夹着尾巴做人。因为真的翻了脸,他很难善后的,尤其是对方打着忠君的旗号与他叫板。

  以前,李光弼是中央军委主要常委之一,自然有权节制众多周边的小军区;现在他背叛了皇帝,这种权力自然消失了。

  以前,他是皇帝最信任的军方大佬,皇帝自然会给他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财力、舆论的支持,现在皇帝自然不会这样做了。

  现在呢,一切反过来了。那些愿意打着忠义旗号恶心、嘲笑、打击李光弼的人,却有可能得到这一切,在这种背景下,李光弼自然无法傲视天下了。

  史书为了突出皇权的神圣新,在说到人们忠于皇帝时,常常会模糊皇帝控制着巨大的资源,更会模糊人们与皇帝合作时可能得到的巨大的利益。在这种背景下,忠义思想就变得非常神奇了。

  其实呢,人们忠于皇帝,就是为了能获得皇帝的各种资源供给;人们不敢轻易背叛皇帝,就是害怕丧失这一切,更害怕皇帝利用这种资源强有力地打击自己。

  我们只要知道这种事实,自然就会知道,郭子仪为什么会一直忠于皇帝了。

  因为真的背叛了皇帝,郭子仪的结局与李光弼并不会有本质的差别。

  郭子仪一言一行,始终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主要是因为他是为维护皇帝的权力努力,所以他的一言一行,都可以得到大唐帝国的强有力支持,并不是简单的因为郭子仪神功无敌。如果背叛了皇帝,他就会丧失这一切。

  李光弼陷入这种困境中,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

  以前,帝国给予他各种荣誉,周围人给他各种尊敬,现在这一切都没有了。就算人们勉强给他一些荣誉、尊敬,也会用一种看着贞洁妇女失节的眼神,总而言之,这么好一个贞洁妇女,竟然会干出这种事来,真是可惜啊!

image.png

  更主要的是,李光弼也可以清晰的感觉到,自己的前途只会越来越暗淡;甚至是越来越绝望了。尤其是皇帝调动他时,他更是感觉怎么做似乎都是个错。

  接到皇帝的调令时,李光弼可以选择的上中下三策大约是这样的。

  上策就是继续和皇帝公开叫板,总而言之,大唐皇帝昏庸无道,大唐中央政府贪污腐败,我李光弼要代表天下人的意愿重组中央政府。

  但是看着以郭子仪为首的各种人一脸永远忠于皇帝的样子,李光弼想一想也有些绝望了。要知道,不要说郭子仪等人了,就是安史余孽,也都是或真或假的用这种眼神看着皇帝,你叫李光弼能看到什么前途呢?

  下策,就是乖乖接受皇帝的调令,总而言之,我错了,我想真心悔过,我这百八十斤就交给您了,任杀任剐悉听尊便。

  但是,还是前面的例子。这就好像一个贞洁的妇人,突然失节了,现在弄得满城风雨,就算她老公愿意原谅她,她恐怕也有死的心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