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型 | 着装 | 健康 | 情感 | 长发

历史 | 人物 | 宫廷 | 事件 | 风云 | 解密 | 故事 | 秘闻 | 日本 | 韩国 | 朝鲜 | 美国 | 英国 | 他国 |

历史上杜甫到底是如何死的?和传言中的一样吗?

  公元770年,即唐代宗大历五年四月,湖南兵马使臧玠作乱,杀潭州(今湖南长沙)刺史兼湖南都团观察使崔瓘。杜甫正客居潭州,他本因避乱入蜀,由蜀地漂泊到湖南,原想在这里“强移栖息一枝安”。不料到湖南不久,又要避臧玠之乱了。这时他的二十三舅崔伟正以湖南录事参军出摄郴州刺史,屡次有书来招他去,他便携了全家乘船南下,不料船过衡州,恰值湘江水涨,被阻泊舟于耒阳县北的方田驿,一连五天不能前进,也得不到食物。

image.png

  耒阳聂县令闻讯,派人携书问候,并馈送牛肉白酒。杜甫非常感机,写了一首十四韵的长诗代怀,遣人到县呈聂令,但因水势未退,无法前行,书未能送到,只好掉转船头,重新折回衡州。等到水退,县令派人在江上寻找杜甫,遍寻无着,以为杜甫一定死在水里了,便在耒阳县北代杜甫建了个衣冠冢,以为纪念。

  由于这衣冠墓的建造,就产生一种传说,说是县令送牛肉白酒给杜甫,杜甫吃得太多,挨了五天饿的饥肠不能容纳,一夕而卒。

image.png

  自唐中叶以后,这一传说流行很广,新、旧《唐书》杜甫传都是如此记载,正如李白醉后捉月落水而死的传说同样无稽。这传说的来源有二:

  一是郑处诲的《明皇杂录》,

  一是李观的《杜传拾遗》,

  二者都和事实不符。《明皇杂录》云:“杜甫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令尝餽牛灸白酒。移漂寓湘潭间,羁旅憔悴于衡州耒阳县,颇为令长所厌。甫投诗于宰,宰遂致牛灸白酒以遗甫,甫饮过多,一夕而卒。”

  这记载的错误是一目了然的。杜甫并没有抵达耒阳,而是被大水阻于方田驿,方田离耒阳陆路有四十里,舟行须一日始达。时值江涨,被阻于方田不能前进,县令虽致书并餽酒肉,但并没有具舟迎他。杜甫送诗于县令不达,就折回衡州,重返潭岳,一次都未到耒阳,怎么会有第二次羁旅憔悴于耒阳县的事?令长就是县宰,怎么既为令长所厌,又投诗于宰?县宰也没有第二次餽送杜甫牛灸白酒。

  其实,杜甫是死于潭(今长沙)岳之间的舟中,旅殡岳阳,归葬偃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