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曾经提了一个意见,乾隆差点杀了他
时间:2020-04-14 11:19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和珅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朝皇帝数次封闭海岸线(康熙实行过“一口通商”,仅留下一个海岸通道对外贸易,但时间并不久),虽不是彻底封闭,但依旧对中外交流造成极大影响。乾隆在位时做的最狠,是将整个国家封闭,完成内部的自给自足,仅在1757年确立“广州十三行”这一处对外的通商口岸(乾隆“一口通商”,从1757持续到1842年,直到《南京条约》建立而废止)。这唯一幸存的“海上丝绸之路”,成为内外商人交易的唯一通道。 乾隆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因为有足够的资本,当时外国人垂涎国内的茶叶、瓷器、丝绸等奢侈品,然而国内对于洋人的玩意需求却很少。清朝的小农经济足够完成内部消化,并不太需要外国的东西。 那么为什么封闭所有通商口岸,却独留一个广州十三行?看看接管此处的官员是谁就知道——和珅! 和珅是满清第一大贪官,也是乾隆身边第一红人。和珅之贪是古来少有,然而和珅的贪并非只是为自己,更多的还是充当了乾隆的“钱袋子”。乾隆“十大功绩”中的屡次对外出征,最惨烈的一次举国攻打大小金川。其中所消耗的钱财从哪里来?要不是和珅帮忙找钱,乾隆有什么资本做这些事? 另外多次下江南巡游、全国新的免除赋税,要不是和珅令国库充盈,乾隆又哪里做得到?然而百姓却念乾隆好,反骂和珅贪,不知谁才是幕后人物,未免令人唏嘘。 和珅到底多富有?开设过当铺75间、建立银号300多间,与东印度公司合作,在广东十三行经营贸易往来!什么概念?一个官员经营“国营银行”且可以随意调动其中资金,而当时英国殖民范围之大,涉及世界各个角落,其中油水之多,想都不敢想。 广东十三行的存在令洋人可以和国内经营生意,然而却形成了贸易逆差。洋人需求国内物品,国内却很少需要洋人的东西,因此洋人做生意是求着国内官员。花更多钱很痛,但巨额利益还是赚的挺快乐。然而这种不对等,还是令许多洋人尝试交涉清朝官员,以开放更多通商口岸。 1793年的“马嘎尔尼访华”并非洋人接触清廷的第一次,但却是影响最深的一次。 (国内记录的“马嘎尔尼访华”) 马嘎尔尼代表的身份与普通商人不同,他不仅带来了更多经济,也让清朝看到了当时世界发展的脚步。吊灯、座钟、机织布料、马车、钢制品、抢炮,虽然清朝也有,但世界科技发展,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程度。然而乾隆对此不予理会,一方面是不喜欢洋人不够恭敬,另一方面也是担忧新科技会造成谋逆更加便利。 (外国嘲讽的“马嘎尔尼访华”) 访华从一开始就陷入僵局,清朝官员几十年时间被捧得太高,以至于傲慢的忘记了应该看看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马嘎尔尼既愤怒又无奈,为此特地联系过和珅。和珅不愧是经营多年广州十三行的主管,很明确的看出清朝弊端以及国外发展。和珅得到马嘎尔尼提出的“六点建议”后大为动心,因此向乾隆提出建议。然而已经82岁的乾隆十分执拗,不愿改变自己的决定,还险些砍了和珅的头。 就连和珅都没办法,其他人就更不行。马嘎尔尼踌躇满志的前来,却倍感失望的离开。也正因为这种无奈,马嘎尔尼看清了清朝,说出清朝不过就披着华丽外衣,百姓却过的疾苦的虚假“盛世”。 后来嘉庆虽然上位,有心改变清朝制度,然而乾隆留下隐患太大太严重。最令人无奈的是,嘉庆的改制还找到许多守旧老臣的制止,“祖制不可违背”成为最大枷锁,一直持续到英国用武力轰开清朝大门才稍稍松动。 后来光绪有意改变国请,守旧派官员依旧成为最大阻力。大夏将倾还看不懂时局?并非如此,只是因为权力掌握在许多不愿变通的老臣手中,担心手中权力受损,才强行阻止。一些附庸之辈,也就跟着一起不看不听,无视洋人火炮而执意守旧。万幸清朝是没了,这要是持续下去,“君主立宪”加上“祖制”,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