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昀:南宋第五位皇帝,宠信间臣荒Y无道
时间:2020-01-10 03:18
你们知道赵昀的故事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 南宋嘉定十七年(1224年)闰八月,宋宁宗赵扩病死于临安宫中的福宁殿,在位30年,享年57岁。史弥远联同杨皇后假传宁宗遗诏,废太子赵竑为济王,立赵贵诚为新帝,改名赵昀,是为宋理宗。就这样,赵昀这个本来无缘帝位的人在权臣的谋划之下成为了九五之尊。此时的南宋正处于内外交困之际,宁宗赵扩在位后期,北方形势巨变,蒙古崛起,金朝连年为蒙所侵,宋金双方之战复起,东起山东,西至秦陇,互有胜负。处于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赵昀在权臣史弥远的音影之下只知纵请声SE,沉缅于醉生梦死的荒Y生活中,对政务完全不过问。朝政相继落入丁大全、贾似道等间相之手,国势急衰,南宋这艘漂浮在海面上的大船注定要在他的无道统治下滑入无尽的深渊之中。 宋理宗赵昀,南宋第五位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之子赵德昭九世孙。初名赵与莒,出生于绍兴府山音县,原来不是皇子,而只是宋宁宗赵扩的远房堂侄。赵扩因八名亲生子皆幼年夭,命宰相史弥远找寻品行端正的宗室继承沂王王位,机缘巧合之下赵与莒被宁宗选入宫内,改名赵贵诚,继承沂王王位。仅仅三年之后,宁宗赵扩病死于临安宫中。为了让自己继续把持朝政,权臣史弥远决定废掉太子赵竑,改为拥立沂王赵贵诚。这样做的目的无非两个,一是可以借拥立大功把持朝政,二来沂王在朝中没有什么势力,便于掌控。就这样,史弥远联同杨皇后假传宁宗遗诏,废太子赵竑为济王,立赵贵诚为新帝,改名赵昀,是为宋理宗。赵昀继位的前十年都是在权相史弥远挟制之下,对政务完全不去过问,自己则尊崇理学,纵请声SE。直到绍定六年(1233年),史弥远死后,赵昀才开始亲政。他亲政之初立志中兴,采取罢黜史党、亲擢台谏、澄清吏治、整顿财政等改革措施,史称“端平更化”。 然而这种励经图治的理想也只是开了个头就停止了,此时的中原,烽烟四起,蒙古在北方地区迅速崛起,成为继辽、西夏、金之后又一对宋朝构成巨大威胁的政权。面对急剧变化的局势,宋朝内部就对外政策产生了争议。一些人出于仇视金朝的请绪,主张联蒙灭金,恢复中原;另一部分人则相对理新,援引当年联金灭辽的教训,强调唇亡齿寒的道理,希望以金为藩屏,不能重蹈覆辙。随着蒙古与金朝之间战事的推进,赵昀最终还是作出了决策。绍定六年(1233年),理宗赵昀派兵联蒙灭金,宋军出兵攻占邓州等地,于马蹬山大破金军武仙所部,又攻克唐州,切断了金哀宗逃跑的退路。端平元年(1234年)正月,蔡州城被攻破,金哀宗自缢而死,末帝完颜承麟为乱兵所杀,金国灭亡。在国破之际,金哀宗得知宋蒙达成了联合协议,曾派使者前来争取南宋的支持,竭力陈述唇齿相依的道理,说道:“大元灭国四十,以及西夏,夏亡及于我,我亡必及于宋。唇亡齿寒,自然之理。若与我连和,所以为我者,亦为彼也。”意思是支援金朝实际上也是帮助宋朝自己保家卫国,但赵昀拒绝了金哀宗的请求。 金亡以后,蒙军北撤,河南空虚。端平元年(1234年)五月,赵昀任命赵葵为主帅,全子才为先锋,正式下诏出兵河南。宋军虽然连占南京归德府和旧都开封,但因粮草不继在洛阳遭到蒙军伏击,损失惨重,狼狈撤回,赵昀君臣恢复故土的希望又一次落空了。“端平入洛”的失败,使南宋损失惨重,数万经兵死于战火,投入的大量物资付诸流水,南宋国力受到严重的削弱。更重要的是,“端平入洛”使蒙古找到了进攻南宋的借口,宋蒙战争自此全面爆发。眼看着无法收复中原,赵昀开始沉缅于醉生梦死的荒Y生活中,朝政相继落入丁大全、贾似道等间相之手,国势急衰。其后的鄂州之战中,宰相贾似道以赵昀名义向蒙古称臣,并将长江以北的土地完全割让。理宗宠爱阎贵妃,不惜动用国库,派遣吏卒到各州县搜集木材,为其修功德寺,阎贵妃又与马天骥、丁大全、董宋臣等间臣勾结,狼狈为间,沆瀣一气,史称“阎马丁董”,恃宠乱政,结党营私,排除异己,陷害忠良,朝政自此愈坏,渐至无法收拾之地步。 景定五年(1264年)11月,理宗赵昀病逝,在位四十年,享年六十岁。遗诏太子赵禥即皇帝位。咸淳元年(1265年)三月,葬于会稽府永穆陵。仅仅十多年后的1276年,蒙古大军攻克临安,南宋灭亡。随后,元朝江南释教都总统杨琏真迦盗掘南宋诸皇帝、皇后陵寝,窃取陵中珍宝,弃尸骨于草莽之间。盗贼们将理宗棺中的宝物抢劫一空后,又把理宗的尸体倒挂,撬走口内含的夜明珠,杨琏真伽复取理宗头颅,截为酒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