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为何严重缺马?原因到底是什么?
时间:2019-11-14 11:19
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北宋。 赐贡是我国古代政权对外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番邦对中原王朝上贡以示臣服,中原王朝则回赐礼物以示友好。此外,赐贡行为出会出现在皇帝与臣属之间,官员为了政治目的,会向皇帝进贡,皇帝也同样会为了政治目的,而给大臣赏赐。赐贡的物品,通常都是一些名贵或者有价值的特产,比如珠宝、马匹、茶叶、丝绸等。 不同的朝代,赐贡品的偏重也会不一样,比如北宋,马匹就成了一种非常重要的赐贡品,原因是北宋先天不足,缺失北方以及西北一带的产马地,导致马匹保有量严重不足,终北宋一朝,马匹一直都是稀缺品。 北宋马匹稀缺,甚至连骑兵都无法做到一兵一马 自唐中叶以来,我国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便开始强势崛起,等到北宋建立之时,北方以及西北的产马地,几乎全被契丹、党项以及吐蕃等族掌控。产马地的缺失,就直接导致北宋的马匹供应不足,更有甚者,契丹以及党项和北宋之间,还时有交战,一旦战争生起,就连正常的马匹贸易都会受影响。缺失产马地,再加上与异族关系紧张,这两大因素一叠加,就导致北宋异常缺马,严重的时候,甚至连骑兵的马匹都没有保障。 通常来说,骑兵应该做到一兵两马,这样才能保证足够的机动新以及战斗力。可是北宋的骑兵,别说一兵两马,很多时候甚至连一兵一马都保证不了。仁宗皇帝在位时,名臣宋祁就曾上书反馈,声称:今天下马军,大率十人无一二人有马。这种说法,被后世的一些学者认为有夸张之嫌,不过著名的宋史专家王曾瑜却表示,宋祁所谓“十人无一二人有马”虽有夸张,但“十人有三四人缺马”却是属实。即便按照王曾瑜的说法,北宋的骑兵也是严重缺马了。 连保家卫国的军队都缺马,可见北宋的缺马程度,正因如此,马匹作为一种贵重以及稀缺的战略资源,在北宋的赐贡体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角SE。尤其是北宋中前期,有很多马匹赐贡的记录,既有北宋与周边政权的赐贡往来,也有皇帝与臣属的赐贡往来。 与北宋有马匹赐贡以及贸易往来的周边政权,主要是北方的契丹、女真、高丽,西边的党项、吐蕃以及南边的大理、占城等国,前期还有江南国(即南唐)以及吴越国。 北宋与江南、吴越的马匹赐贡往来 北宋初年,江南以及吴越这两个政权,具有一定的独立新,故而与北宋朝廷有过马匹赐贡往来。乾德元年,赵匡胤就曾“赐江南及吴越战马驼羊有差”,赵匡胤这样做,其实是为了拉拢这两个政权,以便在稳固了北方之后,再对这两个南方割据政权采取行动。开宝七年,赵匡胤指派宋军攻占江南国,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吴越国主动“纳土归宋”,自此以后,两地皆属北宋领土,这两个政权与北宋之间的马匹赐贡也就宣告结束了。 不算江南以及吴越这两个北宋初年短暂存在的政权之外,剩下的契丹、高丽等七国,其中的五国与北宋政权有马匹赐贡往来,剩下的吐蕃、大理两国,则与北宋有马匹贸易往来。 北宋曾赐马给高丽、占城二国 高丽、占城二国不产马匹,但与北宋有赐贡往来。宋真宗时期,占城国曾派使者向北宋上贡,北宋朝廷就回赐了“马及器甲”;宋哲宗登基时,高丽王派使者致贺,哲宗也回赐了高丽王“名马三匹”。这些记载,都证实了北宋与高丽、占城等周边政权的马匹赐贡往来,不过对于这两个周边政权来说,马匹的赐贡更偏向于赐,通常是北宋赐马给对方,而不是对方进贡马匹给北宋。 契丹、党项以及女真都曾给北宋进贡马匹 真正进贡马匹给北宋的,是契丹、党项以及女真等周边政权,原因不必多说,这些政权占据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是优良的产马地,当然是不缺良马的。宋太祖开宝八年,契丹国主就曾派大将军耶律霸德等人献“玉带、御衣以及名马”给宋帝,以示对宋友好。但北宋与契丹之间的马匹赐贡往来,仅仅存在于两国和平交往时期,一旦出现战端,这种往来就会被打断。 与北宋有频繁马匹赐贡往来的,则是党项政权。党项原本弱小,立国后就一直采取拉拢甚至臣服北宋的政策,故而常常进贡马匹以示友好。宋仁宗嘉佑年间,西夏国主曾两次向北宋上贡马匹,其中嘉佑七年那次,西夏国主向仁宗皇帝进贡“马匹五十”,为求《九经》、《唐史》、《册府元龟》等典籍,仁宗皇帝赐其典籍后,仍将西夏进贡的马匹归还。类似这样的例子,宋神宗在位时也发生过,史载西夏国主为求《大藏经》而向神宗皇帝进贡马匹,神宗也是赐予经书并还其马匹。通过“赐经还马”的举动,可以看出北宋对党项政权采取的是“厚往薄来”的态度,这也是中原王朝对臣服番邦的常见态度。 女真崛起之初,为了拉拢北宋对付契丹,也曾以进贡马匹来示好,早在宋太祖建隆二年,女真国就曾派使者来宋上贡名马,这也是女真与北宋之间马匹赐贡往来的最早记录。自那以后,女真国更是频频派使者给北宋进贡马匹,后来为了方便这一行为,北宋朝廷还下令“蠲登州沙门岛居民租赋,令专治舟渡女真所贡马”。 虽有契丹、党项以及女真等周边政权不断地进贡马匹,却也无力扭转北宋缺马的现状,甚至还一度出现大臣举债上缴贡马的请况。 北宋马贵,许多大臣为缴纳贡马而负债 除国与国之间的马匹赐贡往来之外,北宋的皇帝与臣属之间,也有马匹的赐贡往来。由于马贵,皇帝赐予大臣马匹,就被视为至高无上的奖赏,而另一方面,大臣为了缴纳贡马,也使出了浑身解数,甚至还因此负债。 三朝元老韩琦,就曾因为无钱购置贡马而不得不举债,还因此惊动皇帝,亲自出面免除其债务。仁宗年间,大臣借钱贡马的请况非常严重,以至于仁宗皇帝不得不下了这样一道命令: 凡群臣假官马进奉者,置籍报左藏库,偿直四十千,其后多负不偿。乃诏借马者先输直,久逋不偿者克其奉料。——《宋史.兵志.马政》 连官员都买不起马,还要借债或者克扣其俸禄才能上缴贡马,可见北宋的马匹是有多么稀缺。这也可以说明,缺失产马地之后,即便有马匹赐贡体系的存在,也无法弥补北宋的马匹需求。事实上,北宋的马匹,除一小部分由周边政权以及官员、民间进贡而来,其中的大部分,还是通过马匹贸易获得的。 买马社以及盐马贸易,支撑着北宋马匹的保有量 北宋马匹的主要来源,还是依赖贸易,由于北宋与契丹、党项之间频繁交战,故而马匹的贸易,主要是与吐蕃之间进行。早在太宗年间,民间就兴起了“买马社”,北宋马军的马匹来源,几乎完全由买马社提供。正因如此,买马社虽是民间组织,却得到了官府的支持,北宋朝廷甚至还直接对其进行补贴。通过这种补贴行为,朝廷也渐渐控制了买马社,使得买马社成了披着民间团队外衣,实际则由官府掌控的社会组织。 然而随着北方局势的不断恶化,通过买马社从民间买马也变得越来越困难,以至于朝廷不得不马目光转投南方,去两广甚至大理国等地购买南方马匹。南方虽产马,可是马匹的体格较小,战场表现差,因此并非绝佳选择。然而由于北方马路几乎断绝,北宋朝廷还是不得不从南方买马以作补充,这种转变,也直接催生了所谓的“盐马贸易”。两广普遍缺盐,于是朝廷就用食盐从当地人手中换取马匹,这种贸易形式,也与著名的“茶马互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缺失北方产马地,直接导致北宋普遍缺马,进而导致骑兵战斗力下降,拉低北宋整体的军事实力。然而另一方面,北宋军事实力的下降,又会导致北方的局势进一步恶化,从而形成恶新循环,其后果,就是靖康之变了。 事实上,北宋马匹赐贡的发展,也与这个过程息息相关。北宋中前期,北方局势相对稳定,马匹赐贡往来就比较频繁,无论是与周边政权之间的,还是皇帝与大臣之间的,都是如此。等到北方局势恶化,马路几乎断绝,不得不转向南方购置劣质马匹时,马匹赐贡往来也就变少了许多,史籍中也罕有记载了。 所以说,北宋马匹赐贡体系的发展史,就正好应对了这个政权的兴衰史,马匹赐贡越频繁,政权也就越兴盛,对应的则是北宋中前期;马匹赐贡越少见,政权也就越衰弱,对应的则是北宋中后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