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型 | 着装 | 健康 | 情感 | 长发

历史 | 人物 | 宫廷 | 事件 | 风云 | 解密 | 故事 | 秘闻 | 日本 | 韩国 | 朝鲜 | 美国 | 英国 | 他国 |

三国木圣造出两大武器为什么曹魏不用?

  武圣关羽,智圣诸葛亮这是三国二圣,但是在三国时期还有一位木圣马钧,东汉张衡和三国马钧,因为擅长发明创造,也被称为木圣。但是马钧十分低调,葛洪 在《抱朴子·辨问》里说:善刻削之尤巧者,则谓之木圣,故张衡、马钧于今有木圣之名焉。

\

  鲁班是传说的人物,生活轨迹不可考证。

  张衡出生在大家族,条件优越,而马钧则出生贫寒。

  不同阶层,让两位木圣选择不同的关注点。

  张衡,选择的是大方向,如地动仪、浑天仪、瑞轮荚、指南车、记里鼓车、地形图、历法,不是天,就是地。

  马钧,选择的是小问题。

  这些小问题有——

  织布效率低。在马钧之前,织绫机有两种,一种50个脚踏板,一种60个脚踏板,复杂繁琐,效率低下。马钧认真研究之后,设计出一种新型织绫机,只有12个脚踏板,不仅效率提高了五、六倍,而且织出的花纹图案更丰富了。

  种菜没有水。魏国都城洛阳,不像东汉洛阳人口密集,有一片坡地没人住,挺适合种菜,但因为地势高,没有水而空闲。马钧反复研究、试验,发明了龙骨水车。这种新式翻车,轻快省力,连儿童都能踩动,效率是过去运水方式的百倍。

  这两个小问题,关注的都是人。马钧的解决方案,被老百姓采用了上千年,尤其是龙骨水车,到20世纪时,一些地区仍在用,像笔者小时候,都在田间见过、踩过。

  不过,这两个大发明,在当时高贵人眼里,只是小技巧,让马钧出名的,是另外两个没啥作用的作品。

  一个是指南车,一个是水转百戏。

  指南车,黄帝时就发明了。到东汉,张衡又制造出来。

  到三国时,指南车又失传了。有一天,当着魏明帝的面,一些大臣和马钧争论,到底有没有指南车这个东西。马钧说有,一些大臣说没有。魏明帝命令马钧制造指南车。马钧既没资料,又没模型,但就这样,他硬是完成任务,把指南车造出来了。

  史书说,“从是,天下服其巧矣。”

  水转百戏,是有人献给魏明帝一些经美的木偶。魏明帝问马钧,你能让这些木偶动起来吗?马钧回答,能。

  他用木头做成轮,用水来推动,通过传动,让摆在上层的木偶全部动起来:有女子奏乐、舞蹈,有木偶打鼓、吹箫、叠罗汉,有木偶丢木球、掷剑、走绳索、翻筋斗,有木偶坐堂审案,舂米磨面、斗机,动作灵活,各式各样。

  这两个物件,让马钧在皇帝那里确立头牌木匠的崇高地位。但是,和新型织绫机、龙骨水车比,指南车和水转百戏就是一个玩具,没释放什么生产力。

  对于曹魏来说,马钧有两样发明,最为可惜。如果魏国能重视和运用,将是对付蜀国和吴国的一大杀器。

  这两样发明是改良版的诸葛连弩和轮转式发石车。

  马钧改良的诸葛连弩,比诸葛亮的威力强五倍。轮转式发石车,可以连续往数百米外发色几十块砖瓦,是当时最具杀伤力的攻城武器。

  有人向大将军曹爽推荐马钧,但是曹爽也不重视,加上马钧口吃,不善言谈,曹爽也没有去留意马钧的发明。这就直接导致这两个超级武器在当时得不到重视,

  更多资讯请关注历史上的今天(http://www.todayonhisto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