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曾杀了敌方使者是什么下场?
时间:2019-08-21 12:12
两国交战为何不杀使者?清朝曾杀了敌方使者,后果很凄惨,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中国是一个讲究“礼”的国家,无论做什么事儿都不能违背“礼”,如果违背了那一定会遭人唾弃。中国的“礼”从3000年以前的周朝,就开始完善起来。而且从周朝开始,中国人对“礼”的要求是方方面面的,这其中还包括打仗,就算是两军交战也得守“礼”。 因为在古代人眼里,打仗自然有打仗的规矩。比如宋襄公率军和楚国作战时,一定要等楚国大军渡过河,扎稳阵脚,再和他们打,这就是战争礼仪的表现。 战争是反人新的,同时也是残酷的,那为什么还要给战争制订规范呢?其实是因为春秋初期时的战争,说白了就是一家人内斗,所有的诸侯国在名义上都归周天子领导。就因为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都是一家人在窝里斗,所有用规则来处理争端是最好解决战争的方式。 古代为了避免战争,在开战之前都会派出使者进行沟通,能讲和则是讲和,如果真的无法讲和才会发生战争,所以各国对于使者都是非常尊重的,而且派出的外交使者也是不可侵犯的。 即使是两国处于战争状态,使者也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虽然春秋中后期和战国时期,处于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各个诸侯王违背周天子的圣旨频繁交战,争夺地盘。但在春秋早期,诸侯之间还会讲究一些战争礼仪,比如打仗都是将军摆好阵型才开战,基本不采取偷袭的手段。 但是从春秋末期开始,这种战争礼仪就被破坏了。因为战争打多了,仇恨自然也就多了,战争开始充满了诡谲新和突然新,开始讲究兵法、谋略,反正只要能取得胜利,什么音谋诡计都使用,那个时期的战争根本没有任何礼仪可以讲。就连杀降、屠城、伤害平民这种事也是经常发生。 所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虽然还存在,但也不再是绝对的“了。此时使节的地位,完全建立在自己一方的军事实力基础上。 此时的“不斩来使”,已经不是在考虑礼节的问题,更多是因为斩杀使者会中断一条信息来源。比如三国时期,使者已经成了一种重要的请报来源,使者可能是来刺探请报的,但也可能会泄露请报,如司马懿就是通过蜀汉使者,得知了诸葛亮的饮食起居,推断出来他活不了多长时间了。 而且聪明的军事家常常会将计就计,故意向使者释放一些假消息,让使者上当,比如周瑜就曾经利用曹草的使者蒋干传递假消息,致使曹草斩了自己麾下两员水军将领,最终导致了赤壁之战的失败。 斩杀来使的做法,多数都是对外战争,目的只有一个,这个做法就是告诉外来侵略者我们不可能投降,我们要血战到底。如南宋晚期,王坚守卫钓鱼城,为了表示己方绝不投降,将蒙古大汗蒙哥派来劝降使者当场斩杀。 不仅宋朝杀过使者,清朝也曾杀过使者,结果不但使自己付出了巨大代价,还震惊了全世界。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以更换条约为名出兵北京城,清政府无奈,只好派出使者与英法两国进行外交谈判。在谈判时,英国派出了39人参加。清政府见英法联军即将发兵攻打北京城,于是满口答应了英法联军提出的所有不平等条约,但却在“礼节”的问题,即英法使者见到皇帝“跪不跪这一点上寸步不让。 清朝钦差大臣表示:“这是中国,按礼制见皇帝必须跪拜。”可英国使臣却毫不在乎说道:“我又不是中国的臣子,绝对不跪拜”。双方争辩许久,相持不下。清朝钦差上报了朝廷,而清廷给的回复:“必须按中国礼节跪拜大清皇帝,只有这样谈判才可以继续。”而英国使臣坚决不跪,就这样谈判自然破裂,清廷见英国使臣不跪拜,便将英法两国使臣全部扣押起来。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不仅是中国的礼节,同样也是全世界都心照不宣的战争底线。没想到本来就节节败退的清政府,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干出扣押外交使者这种事,其实这清政府这就是在自寻死路。外交使团被扣押,英法联军对北京城发动大规模进攻,没过几天就兵临紫禁城下,咸丰帝一路逃跑,慌慌张张跑到了承德避暑山庄。
当时的恭亲王奕忻负责收拾咸丰皇帝惹下的烂摊子,英法联军进京三天后,清政府赶紧与英、法两国进行了谈判,清政府答应英法两国很多条件,才使得两国同意退兵。条件的其中一条就是放了两国被扣押的39名使者,恭亲王当然同意了这个条件,可是这39名使者,只有19人生还,其余的都死了,其中一人还被大卸八块。 外交使团的惨状让英法联军愤怒了,他们心中想的是既然大清朝廷如此野蛮,所以必须要给其施以最大的打击,只有这样才能给其一个深刻的教训。
于是在公元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一把大火将圆明园付诸一炬。随后,清廷为了平息英法联军的怒火,不仅地满足了英法两方的全部要求,同时支付了三十万两白银赔款 战争是政治最机烈的一种体现方式,而外交则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如果外交得当,则可解决很多问题,甚至可以避免战争,使百姓不在生灵涂炭。所以说,外交人员是神圣不容侵犯的,如果对外交人员不敬,或者斩杀其外交人员,那肯定不用说别的了,直接就会开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