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八旗兵的战斗力如何?宁用弓箭也不用火抢
时间:2019-08-05 16:16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清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清朝得以建立,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八旗制度。努尔哈赤从1601年时开始,前后利用了15年的时间,逐步建立形成以女真部族为核心的正黄、正红、正蓝、正白、镶黄、镶红、镶蓝、镶白满洲八旗。这些以狩猎、步色、骑色的为生的八旗军,异常凶悍。后来随着势力不断扩大,又补增汉八旗和蒙八旗。 据称,雍正曾对八旗军有过这样的评价:“隐然有虎豹在山之势”。这足以看出,八旗军在清朝所占据的地位和效用。 但所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清朝最后也因为八旗制度而走向灭亡。在面对外国入侵时,所谓的八旗兵不堪一击,一败再败,晚清时期到底是洋人军队强?还是八旗兵真的弱?八旗兵的战力究竟如何呢? 依照大喵分析来看,晚清时期的八旗军战力,整体弱到无可想象的地步。在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区区千余人,直接撞开了清朝国门。当时清朝守军失败后,林则徐用了八个字形容英军:器良技熟,胆壮心齐。 对于“器良技熟”这四个字,清朝当时已注意到西方的船坚炮利,并通过仿制购买解决装备问题,后来进行的洋务运动中真实实践。可对于“胆壮心齐”四字,几乎从未有所体现。在应对太平军的动乱中,清军将领乌兰泰在挑选八旗兵上前线时,说过这样的话:八旗已多不习刀矛,弓箭十无五中;为今所恃,唯以鸟铳。也就是说,在19世纪50年代时,加装西洋火器的八旗兵,已经“忘本”了。 到后来,八旗军在太平军对阵中,没有丝毫战果,反而常吃败仗,只能依赖由曾国藩、李鸿章所建立的地方守军。也就是说,八旗军的战力整体消殆。 奢靡的生活,大肆占地圈地,置田建造宅院等,令从军尚武之风不在;安逸、骄奢、攀比、玩乐、养尊处优抽大烟等,早已不似努尔哈赤当年的凶悍。在1874年,清廷开始注意到,令清朝赖以生存的八旗军必须得到加强发展。特批组建千名人的八旗洋抢队,聘请洋人草练。可习惯了养尊处优的旗人,对洋草、洋抢丝毫不感兴趣,连洋抢也懒得拿。 这时候,八旗子弟吹嘘称:祖上八旗骑狩功夫了得,凭着弓箭、刀弩打下天下,还要用到洋人的东西不成?一副宁用弓箭也不屑用火抢的傲慢架势。 在大喵分析来看,八旗之始,起于牛录额真。满语(niru)牛录,本义“大箭”,或许能解释这些傲慢地“八旗子弟”。以至于后来八旗军多数不会使用洋抢,更别说白刃战拼刺刀了。更有甚者,上了战场宁愿带着弓弩都不愿意扛着用洋抢。这和当年八旗军入关时的勇猛,形成鲜明的对比。 从后来的发展趋势来看,时代的大潮无疑是把八旗军“拍死在了沙滩上”。他们不仅在洋抢队军事变革中无动于衷,即使甲午惨败之后,仍然不知觉悟。在大喵看来,清朝的灭亡,八旗兵的颓废史,恰恰说明一个养尊处优、贪图享乐的统治阶层,无论当初有多么勇武,最后都将被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