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读书人为什么都会想考取功名?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时间:2019-05-26 04:37
古代读书人为何都想考取功名,看他们拥有的权利你就知道,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科举考试制度形成于隋朝,到宋朝基本发展成熟,历朝历代虽然在考试时间、考试间隔时间上有一定差别,但其本质上的层级关系没变,也都是朝廷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所谓科举考试的层级关系,指的是层层晋级,先是童生、秀才,然后就是考举人、考进士,有点像如今的小学升初中再考高中,然后考大学、考研。 在晋级方面虽然可以类比,但古代科举考试和我们如今的读书考试本质上大不相同,我们现在读书的目的大都是为了学习知识、学习技能,古代读书参加科举考试的目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考取功名,正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等,这些都直观反映了古代读书人的心态。 古代读书人的这种心态可以理解,毕竟生活在封建社会中,尤其是家中贫寒的学子,科举考试是他们实现人生转变的唯一机会,很多人一辈子都只考取了一个秀才的功名,但他们不放弃,在这条道路上一直走到黑,哪怕已经白发苍苍,还在不懈地追求功名,清代吴敬梓所著《儒林外史》中就有相关描写,“范进中举”代表了一大批人的悲哀。 也许有人会问,那么多人参加科举考试,最终能考中进士的少之又少,为什么古代读书人还趋之若鹜,这就是笔者今天要说的主题。这里要说明一下,古代科举考试,考中举人就有资格做官,但并不是一定能做官,考中进士就自动拥有了朝廷官员的身份,不过我们常说的“功名”不仅仅是举人和进士身份,考上秀才也算有了功名,只不过是最低的功名。 以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为例,看看需要经历哪些过程。古代读书人最基层的身份是童生,成为童生才叫读书人,古代童生也需要参加考试,而且是两级,县试和府试;成为童生之后才有资格参加院试,院试通过了就成为了秀才;秀才可以参加在省城举行的乡试,乡试通过了就叫“举人”。 我们经常能够听到的“进京赶考”,说的就是举人,只有举人才有资格到京城参加会试,会试通过的被称为“贡士”(也叫“中式进士”),接下来他们要接受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殿试之后放榜,分为三甲:一甲3人,即当科的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别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考取功名后,他们拥有哪些权利?最低一级的功名是秀才,除了享有免除自己的徭役赋税之外,见了地方官也不用像普通老百姓一样下跪,只要对地方官拱手作揖即可,也可自称学生,称地方官为老师。秀才还可以穿盘领长衫、头戴“方巾”、脚蹬长靴,犯罪也不能直接对其用刑,必须上报州府批准。 举人那就更不得了,地位远高于秀才,个别优秀的可以直接当官,没有当官的也受人尊敬,成为一方名流,见到地方官不仅不用下跪,地方官还得给其赐座,与一县之县太爷平起平坐,一家人的赋税都可以被免除,除此之外,举人进京参加考试的费用也都有地方官府承担。 至于进士,那就已经是双脚踏入了官场,不仅不用交税,还可以享受朝廷的俸禄,他们一般都会被委派到各地主政,幸运的还可以留在京城做一个京官,正所谓“书中自有千锺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考中进士之后便体现的淋漓尽致。 宋代出现了“榜下捉婿”,就是一方豪绅在殿试放榜之时,会一直侯在榜下,将看中的上榜者直接带回家做女婿,一副你争我抢的景象,也有许多状元被皇帝当场赐婚的案例。“榜下捉婿”这一壮观场景虽然发生在宋朝,但明清时期也还存在,只不过没有那么夸张,大多都是悄悄草作。 从古代科举考试后的身份变化可以看出,功名成为众多学子矢志不渝的追求,再正常不过,甚至可以说,他们一辈子除了这么一个追求,再无其他理想,尤其是古代读书人还有一股子自以为是的清高,自读书之日起就奔着功名去,只要没有天灾人祸,或者是碰壁碰的鼻青脸肿,他们是绝不会放弃这条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