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奚为何举荐杀父仇人?成就千古美谈
时间:2019-04-12 16:06
《吕氏春秋·去私》:“善战!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雠,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吕氏春秋·去私》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 祁黄羊对曰:“解狐可。” 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 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平公曰:“善。” 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 ![]()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 对曰:“午可。” 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 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 平公曰:“善。” 又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 ![]()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雠,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晋平公向祁黄羊问道:“南阳没有县令,谁可以担任呢?” 祁黄羊回答说:“解狐可以担任。” 晋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 祁黄羊回答说:“君王问的是可以做地方官的,不是问我的仇人哪。” ![]() 晋平公说:“好啊!” 于是就让解狐担任,国人都很称赞。 过了不久,晋平公又问祁黄羊说:“国家没有管军事的官,那有谁能担任呢?” 祁黄羊回答说:“祁午可以担任。” 晋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 祁黄羊回答说:“君王问的是谁可以担任管军事的官,不是问我的儿子呀。” 晋平公说:“好啊。” 于是又让祁午担任,国人都很称赞。 孔子听到了这件事说:“祁黄羊的说法太好了!推荐外人不回避仇人,推荐家里人不回避自己的儿子。”祁黄羊可以称得上公正了。 《吕氏春秋·去私》通过对祁黄羊的唯贤是举的事迹的描写,赞扬了祁黄羊以国家利益为重,不顾个人恩怨的优秀品质。 祁黄羊处于公心“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推荐人才的做法,大公无私,唯才是举,一直到今天都是值得我们大力提倡的。 所以孔子儒家大力倡导 所以祁黄羊的事迹流传至今 所以“祁奚之举”成为我们今天的一个成语 所以今天的苏教版语文教材中会有《祁黄羊》 ![]() 以我自己的经验体会,有时候能做到像祁黄羊这样,不管是仇人也好,还是自己的亲属、部下也好,只以德行和才能作为推荐的标准,古往今来都是很少的。 假如世界上都是像祁黄羊一样的坦荡的君子,那祁黄羊也就不会成其为祁黄羊了。 正是也为稀少,大多数人做不到,所以祁黄羊才成为我们的榜样。 从我们的角度来讲,我们都不希望“任人唯亲”。 我们希望祁黄羊式的人物越多越好。 现实中,根据人的本新以及工作的推进来说,或多或是会存在自己也许觉察不到的用人偏见。 这个时候,笔者希望的是我们通过“祁黄羊举贤”的榜样,给我们自己以警示,在用人的时候,尽量做到“任人唯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