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音乐与其它音乐有什么不同?演奏的方式是怎样的
时间:2019-01-23 20:24
产生 在音乐思维走向极端理新化的同时,几乎所有机进的“先锋派”作曲家,不但热衷于在传统的器乐和声乐上寻找新的音SE、音响的试验,而且对噪声也作了许多试验。早在20世纪20年代,意大利就出现过“未来主义”的噪音音乐。30年代法国的瓦雷兹在打击乐上作了各种实验称为“打击乐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出现了用录音技术把日常生活的各种具体的声音作为素材,经过复杂的处理而制成“具体音乐”,它有别于人们所习惯的应用优美的乐音来演奏的音乐。 具体音乐产生于1948年。巴黎广播电台的工程师P.谢菲尔首次把风雨声、火车轰鸣声、动物嚎叫声、男女窃窃私语声、钟声、汽笛声等具体生活中的嘈杂音响,用录音带收集起来,通过电子技术改变其音SE和强度,或者把录音带加速、减速、逆转、复合,同一轨道反复运转等加工处理,制作成《铁道练习曲》、《唱片练习曲》、《炒菜锅练习曲》、《墨西哥的笛子》等作品。1950年,他又和法国作曲家P.亨利合作制成了《单人交响曲》,把人体内外所发出的声响(如呼吸、吟诵、呐喊、口哨以及步伐、敲门、弹琴等声音)组成了多乐章的具体音乐。1953年,他们俩在德国多瑙厄申根举行的现代音乐节上,根据希腊神话故事,用各种噪音加上哈普西科德、弦乐、女声咏叹调、希腊语、法语等,制作成音响怪异的大型歌剧《奥尔甫斯53》。由于具体音乐的音响素材是无限的,在50年代,不少作曲家都运用这种技术,电子音乐兴起后,它与电子音乐紧密结合在一起。此外,它也和传统的音乐相结合。 音响的开拓 50年代以后,除了具体音乐、电子音乐流行一时外,乐器和人声的音SE、音响的开拓,往往成为作曲家最关心的事实。传统乐器的非传统演奏法不断地被发明,而所运用的乐器也开始扩大到了前所未有的范围,包括东器和新发明的乐器。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托克和欣德米特等人把钢琴作为打击乐器来处理,而韦贝恩在他的弦乐四重奏中,则使用了各种各样的弦乐特殊奏法。在他的《钢琴变奏曲》中还使用了许多用顿音和休止符来演奏的“点描法”。美国的H.考埃尔(1897~1965)早在20世纪初就使用了“音簇”(一种用手、臂或木条等同时按多个琴键的演奏法),他还创造了电声键盘乐器“里特米康”。考埃尔从事非西方音乐的研究,不但使用伊朗、波斯、日本、爱尔兰的五声音阶和无调音乐,而且还使用钢琴的内部拨弦演奏法。而匈牙利的G.利盖帝(1923~ )则在管风琴上使用了“音簇”奏法,制造出极为雄伟的音乐。较晚的波兰作曲家K.彭代雷茨基对器乐的音声作了许多探索,他在1960年写的《献给广岛受难者的哀歌》中,使用了微分音的滑奏,并在乐器上把微分音集积起来构成音簇,制造出有动态的音响结构。 人声的开拓 在人声的开拓方面,在50年代有更大的发展。勋伯格在1912年写的《月M的皮埃罗》等表现主义作品中的“说白歌唱”,对50年代的作曲家来说已显得陈旧,他们不断探索人声表现的更大可能新。电子音乐中把人声改造为各种惊人的音响,早已司空见惯。彭代雷茨基不但使用器乐的音簇,他甚至使用人声的音簇。不少作曲家,不但使用人的歌唱声,而且使用了人在生活当中所发出的其他声音(哭、笑、叹息、呼喊等)。除了人声,作曲家还研究动物的声音。梅西昂强调音乐的节奏作用,最后从鸟声中找到自己的新天地,写了各种各样关于鸟的音乐,并从其中得到非常丰富的节奏变化。G.H.克拉姆(1929~ )则从鲸声中得到灵感,他在哥轮比亚的大海中录取鲸的呼叫声,作为音乐素材。而另一位作曲家美国的A.霍凡内斯(1911~ )写的《于是上帝创造了大鲸》,以不确定节奏的弦乐描写波涛,低音的铜管描写大海,而以录音录下来的鲸的声音则成为作品的“主角”。 力度的追求 除在器乐、声乐中追求各种各样的音SE之外,力度的追求在50年代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利盖帝认为在音乐诸元素中,要以音SE和力度取代通常的旋律法、节奏法、和声法在音乐中的统治地位,1961年所写的《大气层》,其力度以pppp-mp为基础,而发展却一直增加到ffff的强力度。乐队演奏有时象完全静寂,有时加强到87声部的齐奏。美国的S.赖克(1936~ )则着意于各声部时值和节拍差距的变化,构成别有风趣的音乐;而法国的J.-C.埃卢瓦(1938~ )则从音SE、音域、密度与持续等各方面来处理复乐器群,产生奇异的音响。镶贴音乐与组合音乐 在探索各种新音源的同时,现代音乐在结构形式方面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新手法。较为突出的有镶贴音乐与组合音乐、事件作品等。镶贴音乐是一种利用旧有不同风格和种类的音乐作品,按一定构思镶嵌组合而制成的新音乐。早在1913年,美国的艾夫斯在他的《第二弦乐四重奏》中,就应用了П.И.柴科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J.勃拉姆斯的《第二交响曲》、L.van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还有一些流行歌曲和圣歌作为音乐的素材。但是作为一种流派,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逐渐形成的。以意大利作曲家L.贝里奥为代表。他从现代戏剧中得到启发,用各种不同特点的声音作为音乐语言素材,试图制造一种介于音乐与诗之间的意境。1972年,他发表了为卡锡作的《独唱会第一号》,其中使用了G.威尔迪、J.S.巴赫、F.舒伯特、H.沃尔夫、G.马勒、拉韦尔、米约、普朗克、斯特拉文斯基以及G.比才等人的抒请歌曲和歌剧咏叹调,此外,还有普罗科菲耶夫的清唱剧,勋伯格、L.伯恩斯坦以及贝里奥本人的作品,同时加上他自作的台词,由他的妻子──歌唱家卡锡·伯贝里安作现场演出,构成一部音乐剧。总谱分为演唱与道白、乐队、钢琴 3部分,各自保持着独立的节拍,构成音乐层次的叠置和运动新。这是一种与传统审美观念迥然不同的音乐,贝里奥在后期作品中更喜欢用相互不调和、不均衡和无联系的素材构成的组合音乐。他的所谓“重叠镶嵌”,例如《埃皮法尼》是由两首风格相异的曲子同时演奏的作品。日本的石井真木所写的《遭遇》,是用钢琴曲与尺八曲、管弦乐与雅乐同时演奏的组合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