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例——洪都保卫战
时间:2019-01-21 16:58
作为历史上有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例,洪都保卫战的成功是朱元璋打赢陈友谅的重用因素之一,号称率领六十万大军的陈友谅竟然拿不下一个只有两万人防守的洪都城,此战不仅有利 消耗了陈友谅的战力也严重打击了其士气,打了85天牺牲数万将士的新命之后竟然无功而返。作为元末枭雄人物的陈友谅经历过大大小小战争不小百场,本身又是一位杰出的军事人才,而自己的实力有碾压对手,为何没能在如此长的时间拿下洪都城呢? 陈友谅 一、过于轻视自己的对手 陈友谅作为一个可以和朱元璋相提并论的枭雄人物,在得知洪都守城之主是朱元璋那个花天酒地的侄子,并在密探的告知下守城军士只有2万人之后,心理除了高兴之外还深深的替朱文正不平。在怎么说他也是朱元璋的亲侄子,明知道其天天就知道寻花问柳不理政事的,朱元璋那么多大将不派却单单选他,估计老朱在心理有想借自己的刀杀他侄子的嫌疑。自古以来在国人所受的教育里,那些英雄人物都是经历百般磨难才能成为当世豪杰的,而朱文正这种恶名在外的公子哥自然不会是个大人物,只要自己稍微攻几天他就会投降或者弃城而逃的。只是,陈友谅忽略了朱文正真正的军事才能,洪都保卫战时他镇定自若的指挥,身先士卒的战斗,其军事才能不亚于徐达、常遇春等大帅。而作为三军统帅的朱元璋正是发现自己侄子的军事才能,才在众人疑或中任命朱文正为守军主帅,并加派邓愈、薛显等名将辅佐。 朱文正 二、将士们必胜信念的支持 朱元璋看似只给洪都留下两万将士,而且洪都有八门之多,分到各门的守军人士并不多,这更造成了陈友谅的轻敌。只是他不知道的是,这两万人可是朱元璋嫡系中的经锐之士,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勇士。而且这些人都跟随朱元璋的时间比较久,他们坚信只要按照朱元璋安排的守城策略,只要他们英勇作战就一定能够守住洪都城的。况且朱元璋已经明确告诉他们,只要他们坚持住,自己凑集好军械粮草就一定来救他们的。作为朱元璋的嫡系,他们对朱元璋的话是深信不疑的,在作战中英勇顽强,一度把陈友谅的攻城士兵吓得连连后退,甚至还被薛显带人搞个反冲锋。 三、有条不逊的防守作战 大家都抱着城在人在、城亡人亡的心头,所以在作战时同仇敌忾,主将朱文正与所有士兵一样亲上战场,指挥守军多次打退汉军的进攻。在守城的过程中,汉军也曾多次撕开了城门的口子,但是奇怪的是守军根本没有出现惊慌失措的局面,一部分士兵在前方堵住口子,一部分士兵在后面重新修筑城门,搞定陈友谅多次认为这群守城的士兵不是人而是机器。陈友谅尝试更换不同的城门来进攻,都是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根本没有机会冲进城中。而看着尸体都堆着一层又一层,战士们没有一点胆怯,前面的倒下后面的的及时补上,大家对于死亡根本毫不畏惧,这种玩命的守城 态度吓得汉军多次在冲锋的路上退却。 洪都之战 四、大炮等新式武器的支持 陈友谅在攻打洪都城时患了一个失误,就是没有把大炮带上,虽然当时的大炮草作起来并不是很方便,而且携带的时候也麻烦,但是其发色的威力还是很大的,尤其是对于攻城守城的将士来说。而 朱元璋在洪都却配备了充足的大炮和弹要,汉军好不容攻进一个缺口时被守军的大炮轰几次后,都争先恐后的急忙后退。大炮造成的不仅仅是士兵的牺牲,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陈友谅将士的士气,更让其不敢一直持续的进攻。 正是 在杰出军事首领带领下,在新式打包的支持下,在必胜信念的鼓舞下,洪都之战愣是以两万之人抵住了陈友谅六十万大军连续八十三天的进攻,成为了历史上有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案例。而正是由于这次战争的失败,在后面的潘阳湖之战中陈友谅更是连连失利,从而在自己处于优势的请况下转为劣势,并最终付出了生命。而 朱文正通过此战一战成名,后来虽然由于政治智商太低被囚禁而死,但其子嗣成为了唯一一位非朱元璋子孙而封王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