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日战役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列日战役的结果如何
时间:2019-01-19 04:23
战役过程 1914年7月28日大战爆发后,德军为从右翼迂回进攻法国,按照施利芬—小MAO奇计划于8月2日占领中立国卢森堡,4日越过德比边界,攻占维塞,B近列日,西线的战争行动正式展开。列日位于默兹河与乌尔特河汇合处,北邻荷兰边界,南靠阿登森林,是德军取道比利时进攻法国的咽喉。要塞周围筑有12座炮台,环形炮台群周长50余公里,炮台间隔3~6公里,部署有各种火炮400门,各炮台筑有厚度为2.5~3米的钢筋混凝土永久工事。 德国于8月3日早上对比利时宣战,先头部队“默兹河军团”于4日早晨8点跨过边界。骑兵推进至默兹河,但发现多数桥梁均被摧毁。到了8月4日傍晚,德国骑兵已经渡过默兹河来到北边的维泽,并在那里遭遇到第十二旅,该旅被下令进行英勇的后卫作战以利撤退至要塞防线。整个晚上德军都被挡在北方。 比利时第三步兵师躲在仓促完成的防御工事后方以防御城市,同一天他们成功地击退了企图通过要塞群的德军。德军企图进攻占巴雄要塞的攻势被要塞的机抢与大炮火力挫败,承受了相当大的损失。此次挫败后,德军利用齐柏林飞船发起了历史上第一次空袭,对列日城丢下了炮弹。同时,骑兵则从南方的维泽赶来包围了列日。随着城市可能很快陷落,莱曼命令他麾下的第三步兵师撤退,并重入新动员的比利时军到西方去。 8月6日,鲁登道夫将军挥军前进时,发现第14旅的指挥官已战死。他以个人名义下令一野战榴弹炮提供火力支援,以便通过迪布瓦村,因为该处是个可俯瞰列日的高点。鲁登道夫派出一队人向莱曼提出休战协议,但被拒绝。而在其后跟随的突击队也被莱曼指挥部的军队击退。德军这次的突袭迫使莱曼逃离列日城,并躲入该城西方的龙欣要塞以做为避难。外环的其他要塞则持续抵抗德军的推进,因为德军对他们的铁路线进行封锁。德军持续炮击地炮击这些要塞,但大多数的要塞仍屹立不摇。唯一被击垮的是夫莱龙要塞,该要塞的穹顶遭到炮火摧毁。而巴雄要塞则在德国步兵持续的进攻下,于8月10日被攻占。 德军默兹河集团军(辖第7、第9、第10步兵军和第2骑兵军,共12万人,由埃米希将军指挥)根据战前对要塞地形和防御设施的侦察,计划采用穿擦战术从炮台之间实施突击,首先占领列日市和默兹河上的桥梁,然后各个摧毁周围的炮台。GM.勒曼将军率比军4万人据守要塞,以待英法军队增援。5日夜,德军主力对默兹河以东的弗莱龙和埃沃涅炮台发起突击,骑兵在列日要塞以北强渡默兹河,从西面对要塞实施迂回。比军坚守炮台之间的堑壕,以火炮和步、机抢火力以及强光探照灯挫败德军步兵以密集队形发起的轮番进攻。6日,德军步炮协同对东面炮台组织新的攻击,同时对南面的弗莱迈、邦塞勒和昂堡3个炮台发起攻击。比军兵力不足,寡不敌众。勒曼担心东岸步兵被德军分割,遂命令该部撤至西岸。次日,德军从弗莱龙和埃沃涅炮台之间攻入列日市,10~11日攻占东面两座炮台。12日,德军调来420毫米榴弹炮,对比军仍控制的炮台实施猛烈轰击。至16日,各炮台相继陷落。德军以伤亡2.5万人的代价打开了进攻法国的通路。比军的顽强阻击迟滞了德军的行动,为协约国军队集结部队赢得了时间。 为了削弱这些要塞,德军决定使用他们强大的围城炮。这些围城炮中包括克虏伯的大伯莎420毫米榴弹炮,以及一些奥匈帝国借出的305毫米榴弹炮,由斯柯达公司建造。这些要塞在建造之初,比利时认为陆地上最大的可移动式大炮是210毫米榴弹炮,所以这些要塞并未设计成可承受来自更大的围城炮的炮弹。围城炮发出的炮弹从堡垒的正上方落下,穿偷了混凝土层,然后再由延迟导火线引爆。要塞一个个被迫就范,直到8月16日最后一座要塞波恩赛勒斯要塞投降为止。 战役结果 8月15日,莱曼指挥官在防守龙欣要塞时负伤,在昏M的请形下成了德军的俘虏。到了8月17日早上,德国第一军团、第二军团及第三军团按照施利芬计划,准备继续横扫剩余的比利时,迫使剩余的比军退往安特卫普,并使布鲁塞尔于8月20日不战而降。 历史影响 莱曼及其部队在列日所做的十日抵抗,是否对德军施利芬计划的时间表有所影响,至今仍不清楚。但显而易见的是,协约国视这场战斗为经神上的胜利。没人预期到比利时会反击,至少不致于会这么有效。有无可能在小小的比利时愿意打到底请形下,欧洲各国不愿意呢? “这是经神胜利并向世界宣传—国家古老的信仰及责任仍能在战场上,机励著士兵们的勇气,并显示出辉煌德军的表面下,仍是美中不足的。”这让法国在1914年颁发了法国荣誉军团勋章给了列日市。另一影响则是从各方面削弱了对于修筑要塞群的信心,并让法国的凡尔登的要塞群更加脆弱,最终影响了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