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侮辱中国,李鸿章机智回怼,从此日本人被叫鬼子
时间:2018-12-29 20:14
“鬼子”是一种贬义词,清朝末年的时候,随着帝国列强的入侵,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外国人越来越多,由于清朝一直以来的闭关锁国,老百姓们也没见过什么洋人。 看到这些和自己长得不一样的人,在自己的地盘上烧杀抢掠,对他们十分厌恶,于是便将外国人叫做洋鬼子。 ![]() “鬼子”这个叫法,起源于清朝使臣李鸿章出访日本期间的一则典故。并且还是一个对联典故。 甲午战争之前,清政府派李鸿章出访日本,双方举行联合的记者会上,日本人十分骄傲。 不仅想在武力上让大清国臣服,就连文化上也想要清政府自愧不如。 ![]() 李鸿章 记者会上,日方提了一个风牛马不相及的问题: “我们日本有一上联,非常简单,可是我们都对不出来,所以只能求文化深厚的清国来对了。” 记者们也很乐意看这一出好戏。日本人亮出白绢上写的上联。 上联曰:“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并肩居头上,单戈独战!” 这上联的意思就是:日本兵强马壮,驾驭的是奇异的千里马,大王就有八个,而且他们有谋略。 ![]() 示之以文德,陈之于武功,日本“单戈独战”可踏平中国。 这分明就是向中国示威! 所有的人都为清国捏一把汗的时候,李鸿章决定自己来回复,先要求日方为自己磨好墨。 然后在铺上白绢,这才开始写,下联曰: “倭人委,袭龙衣,魑(chī)魅(mèi)魍(wǎng)魉(liǎng),四小鬼,屈膝跪身旁,合手擒拿!” ![]() 在场的记者人个个拍手称奇。 这下联的意思就是:日本人这些倭寇竟然敢来偷大清国的龙衣。 “琴瑟琵琶”变成“魑魅魍魉”,八大王改为了四小鬼。 “并肩居头上”变成“屈膝跪身旁”,“单戈独战”变成“合手擒拿”。 这件事儿很快就在中国传开,很快人们称呼日本再也不用什么倭寇来称呼了,而是决定用“鬼子”来替代。 ![]() 这件事很快就在国内传开,很多人便不再用什么倭寇来称呼日本了,而是决定用“鬼子”来替代。 到了二战的时候,侵略中国的主角就变成了日本。 “鬼子”变为了日本兵,持续十几年的战争打下来。 “鬼子”也成为了中国对日本兵的专称了,表达着我们对于日本侵略者的愤怒以及蔑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