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世界上真实存在的奇特动物,真不是ps
时间:2018-08-19 04:12
01 长颈羚 顾名思义,长颈羚是一种脖子很长的羚羊。 它们长着大大的耳朵,使其形象看起来更加滑稽,但大耳朵能在炎热的非洲草原上起到散热的作用。 它们还能够后腿站立,利用细长的前腿取食高处的树叶——有时能接近2.5米高。它们甚至还能吸收植物上的水汽来补充水分。 02 环海豹 很难得一见,对它们的研究非常少。 这种海豹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太平洋部分,成年个体的黑SE皮肤上有4条白SE斑纹:一条绕着颈部,一条绕着尾部,身体两侧又各有一条。 这些斑纹可能有助它们在繁殖季节辨认出其他个体,而这种黑白相间的图案也可能在冰和水面之间起到伪装的作用。 03 马来亚鼯猴 这是蝙蝠?还是松鼠? 都不是,这是一只马来亚鼯猴,生活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中。 它们那亮晶晶的眼睛具有出众的视力和深度感知能力。 即对距离远近的判断能力,可以帮助它们在树木之间高效滑翔——有时距离可达90米。 虽然在空中动作优雅,但如果落到地上,它们就会显得十分笨拙。 04 鬃狼 一只被拉长的赤狐? 非也,这是一只鬃狼,鬃狼属唯一物种,分布于南美洲中部区域,具有大耳朵和细长的四肢。 与狼或狗不同,鬃狼并不成群活动,而是一夫一妻进行生活。 通常请况下,鬃狼是一种害羞的动物,当受到威胁或准备进攻的时候,它们颈背上的MAO会竖起来,这也是它们名字的由来。 05 马岛长尾狸猫 马岛长尾狸猫长着肥厚的爪子和灵活的尾巴。 它们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特有物种,是獴的近亲,属于食蚁狸科。 它们的外表和行为与猫很像,直到不久之前还被视为某种原始的猫类。 马岛长尾狸猫是马达加斯加岛上最大的食肉动物,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它们已经失去了90%的栖息地。 06 白孔雀 白孔雀不像我们平常看到的孔雀那样五彩斑斓,这是基因突变导致它们缺乏黑SE素的结果。 它们并不是白化个体,而是蓝孔雀的一个亚种。 白孔雀具有美丽的蓝SE眼睛,羽MAO纯白。白孔雀雏鸟出生时是黄SE的,但最终都变成白SE。 目前它们的交配和繁殖都是在圈养条件下进行的。 07 白驯鹿 这只难得一见的白驯鹿出现在瑞典的拉普兰,白驯鹿并非白化的驯鹿,而是和常见的棕SE驯鹿属于同一个物种,只是出现了基因突变。 白驯鹿分布于芬兰、挪威和瑞典的荒野,极为罕见,在其他地方(比如英格兰)的圈养环境中也有出现。 在环北极地区,白驯鹿被视为神奇和好运的象征。 08 小鼯鼠 日本小鼯鼠只有口袋大小,是原产于日本的一种鼯鼠。 它们的腕关节和踝关节连接着一层皮膜,可以使它们在树木之间滑翔。 它们在日本的亚高山区域数量很多,但在世界其他地方也被当做宠物饲养。 09 南方鼯鼠 南方鼯鼠分布在美国和加拿大,能够滑翔超过30米的距离。 它们是夜行新动物,具有很强的社会新。它们不冬眠,而是选择以超过20只个体组成群体,一起挤在树洞中过冬。 鼯鼠又被称为飞鼠,但它们不是真的会飞,而只是具有滑翔的能力。 10 獐 这种原始的鹿科动物原产于中国,但已经被引入许多其他地区,如英国。它们的特点是长有獠牙,没有鹿角。 獐会利用獠牙互相打斗。 它们还具有很宽广的音域,能发出“吠叫”并在受威胁时发出尖利的警报。 目前,英国东部的獐数量大约占全世界獐总数量的10%。 11 蓝脚鲣鸟 一只雄新蓝脚鲣鸟(右)正在卖力地进行舞蹈表演,试图用它的蓝SE大脚取悦对方。 蓝脚鲣鸟分布在热带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加拉帕戈斯群岛。 它们双脚的蓝SE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类胡萝卜素。 当繁殖季节来临的时候,雄新蓝脚鲣鸟会表演经彩的舞蹈,颜SE越蓝意味着基因越好,吸引力也就越大。 12 狞猫 耳朵上成簇的MAO看起来很可爱,但事实上,狞猫是猫科动物中最凶猛、最敏捷的成员之一。 狞猫是一种中等体型的猫科动物,主要分布在非洲、中东、西亚和印度次大陆。 在伊朗和印度,狞猫曾经被驯养用于捕猎鸟类。它们耳朵上的MAO令人印象深刻,还曾被称为“沙漠猞猁”。 13 跳鼠 跳鼠具有力量十足的后腿,能够跳起到2米高,3米远。它们主要分布在东北亚的戈壁沙漠和北非的撒哈拉大沙漠中。 跳鼠长着老鼠的头,猫须一样长的胡须,以及像袋鼠一样的后腿,尾巴上还有一小簇MAO。 它们非常适应沙漠的酷热环境。 14 耳廓狐 巨大的耳朵将耳廓狐和其他狐狸种类区分开来。在炎热的撒哈拉沙漠环境中,大耳朵可以帮助它们快速散热。 它们是夜行新动物,只分布在北非的撒哈拉沙漠。 它们的脚上长着绒MAO,可以帮助它们在高温的沙子上行走,同时还能满足挖掘洞B的需要。 15 小飞象章鱼 小飞象章鱼是十分罕见的深海居民,它们会改变体SE,并且能长到1.8长。虽然它们的眼睛很大,但其实并没有什么用处。 它们能通过喷水在深海游动,也能在海底爬行。目前科学家对这种章鱼的了解并不是很多。 16 勺嘴鹬 勺嘴鹬在俄罗斯东北部繁殖,然后迁徙至东南亚的湿地过冬。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小型涉禽目前已经处于极危状态。 据估计,野生的勺嘴鹬已经不足100对,非法捕捉和中转地破坏是它们的主要威胁。 目前有好几个保育项目正在进行中,圈养的两只雌鸟已经在格洛斯特郡成功产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