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型 | 着装 | 健康 | 情感 | 长发

历史 | 人物 | 宫廷 | 事件 | 风云 | 解密 | 故事 | 秘闻 | 日本 | 韩国 | 朝鲜 | 美国 | 英国 | 他国 |

黄子澄简介 黄子澄后代 黄子澄还有后人吗

黄子澄


黄子澄

  黄子澄别名黄湜,是明朝初年官员,担任过大明太常寺卿兼翰林学士等职,因为建议建文帝削藩而引发了靖难之役,最终被朱棣处死,家人不得幸免,被诛九族,幸存的妇女则遭到惨无人道的凌虐,四个儿子逃过一劫。

  黄子澄简介

  黄子澄(1350年-1402年),江西分宜县(今为大岗山乡大坑村)人,名湜,字子澄,以字行。明初官员,官至翰林学士。

  黄子澄于明太祖洪武十八年时考取了会试第一,历任编修、修撰、太常寺卿等职,伴读东宫。明惠帝即位后,兼翰林学士之职,与齐泰共同建议削藩。结果引发燕王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夺得帝位后,将黄子澄逮捕并处死。

  黄子澄后代 黄子澄还有后人吗

  黄子澄的妻子许氏与儿子黄圭、黄玉、黄润、黄泽从老家来到苏州府,决心与黄子澄共赴国难。苏州知府姚善见局势难以挽回,有意要为忠臣义士留下血脉,就改变了他们的姓名、户籍与身份,以便能逃TUO即将到来的大屠杀。黄圭改名为田立微,户籍改在苏州府昆山县,身份是位道士;二儿子黄玉改名为田彦修,身份是昆山县一农村的里正;三儿子黄润改名为田彦温;四儿子黄泽还是少年,也是改名换姓。4人均学会了昆山方言,忠臣之后终于逃TUO了朱棣的大屠杀。

  黄子澄株连九族,家属被杀65人,异姓致死者54人,外亲400余人皆充军。有子孙黄表在明武宗时考取进士。

  • 上一篇:黄子澄的下场 后人为何都夸赞黄子澄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