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型 | 着装 | 健康 | 情感 | 长发

| 人物 | 宫廷 | 事件 | 风云 | 解密 | 故事 | 秘闻 | 日本 | 韩国 | 朝鲜 | 美国 | 英国 | 他国 |
  • 什么是襄樊战役?其结果如何?

    襄樊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一部和桐柏、陕南军区部队对湖北省襄阳、樊城地区的国民党军进行的城市攻坚战役。 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对于国共双方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双方都召开了高级军事会议,研究战争形势和军事战略
  • 解放战争经典战例——襄樊战役

    中原野战军第6纵队和桐柏、陕南军区部队;国民党军第104、第163、第164旅等部,1948年上半年,全国战局出现了重大变化。人民解放军继续执行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的方针,开展新的强大攻势。刘邓大军经过浴血奋战,不仅粉碎了国民党军对大别山区的“清剿”,
  • 襄樊战役时,蒋介石是怎么坑害康泽的?

    1948年7月2日,中原野战军发起了襄樊战役。为了保住襄樊这一战略要地,当时已经无将可派的蒋介石只得特别派自己最忠诚的走狗之一、大特务康泽指挥守卫襄樊的部队。 康泽手上沾满了革命者与群众的鲜血,蒋介石相信他肯定“舍身成仁”。因为太相信康泽会成仁,
  • 襄樊战役中,康泽对王近山惟一一张王牌是什么?赔了夫人又折兵!

    炮火一直持续了20多分钟,接着是机烈的抢弹,手榴弹声。胡学熙终于要通过了西城守军的电话,城防仍在但已经很吃紧。康泽看看郭勋祺,口气很玩转:“郭副司令,你看我们两个,哪个到西城看看去?”“当然。当然是我。”郭勋祺带着胡学熙出了司令部,走到十字路
  • 襄樊战役的过程如何?造成了什么影响?

    1948年7月2日,六纵指战员自豫西唐河地区向老河口长途奔袭,当日抵达老河口时,守敌一六三旅四八七团已向谷城撤退,六纵即渡汉水跟踪尾追。陕南军区部队从湖北均县草店隐蔽东进,司令员刘金轩命令郧白团两个营到老河口以西汉江两岸堵击可能西逃之敌,命令三
  • 四平战役结果的结果是什么?林彪主动带兵撤退,国军只得一座空城

    二战后期,苏联兑现了雅尔塔会议的承诺,集结了一批部队对伪政权伪满洲国发动了进攻,凭借人员素质和装备优势平推了盘踞东北的关东军,即使是裕仁天皇宣布投降后,也还有关东军的残部在负隅顽抗,加上日本还有大量的工业设备,苏军直到二战结束后的1946年才
  • 四平战役后,美国为什么要停止对蒋介石的援助?

    苏联也借着这个时机从西南南部偷偷撤离,并将西南各大都会和计谋要点交给了中共。 蒋介石看到想纯真依托中苏友好条约出售外蒙权益的举动来调换把持西南的期望落空了。老蒋号令百姓党军片面防御西南民主联军。4月15日,周恩来也颁布发表西南进入“片面敌对”
  • 林彪为什么在四平战役的时候,依然重用李天佑?

    李天佑是红军时期彭德怀的老部下,在古城战役的时候打了败仗,被撤职处分,李天佑再也没有上来,抗日期间,李天佑是林彪手下的主力团团长。可能林彪善于带将吧,李天佑再林彪手下居然是常胜将军。 在东北的时候,李天佑就是大名鼎鼎的一纵队司令,实力作为强
  • 揭秘:四平之战失利根本原因

    黄克诚之三师七旅,原为井岗山时期的老红军部队,四平撤退时只剩下三千人,失去战斗力:万毅之三师,原一万三千人,只剩四五千人,失去战斗力;一师梁兴初部,还剩五千人,保持战斗力;邓华保一旅伤亡相当严重,失去战斗力;二师罗华生部伤亡较大尚保持战斗力;
  • 四平战役后,林彪的结局是什么?上万士兵逃亡

    林彪(1907年12月5日—1971年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事家。原名林祚大,字阳春,号毓蓉;曾用名育容、育荣、尤勇、李进。 1946年5月27日,东北民主联军(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基础)总司令林彪在巡视时见参谋处处长李作鹏等人正在聚餐喝酒,怒斥道:“现
  • 四平战役中,林总为什么生气掀桌子?手下爱将带房东女儿投奔杜聿

    1946年1月,国民党向东北大量增兵,至3月下旬,进入东北的军力达到6个军31万余人。3月27日,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集中11个师的兵力,向东北民主联军(东北人民解放军、四野)战略据点 本 溪、鞍山、四平街(四平市)等要点发起进攻。 面对敌人来犯,东北民主联
  • 四平战役——终结了战神林彪不败的神话

    四平地理优越,交通便捷,资源丰富,是东北军事重镇。共产党和国民党都曾以此城作为辽北省政府首府所在地,并先后四次在此展开惨烈的争夺战,后被史学家誉为“东方马德里”。其中第二次和第三次四平之战最为著名,国军两战一攻一守,均以国军惨胜而告终,而
  • 国民党在四平战役惨败是因为蒋介石的什么昏招?连东北都丢了

    大家都知道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驻东北苏联军队北撤归国,使东北之争失去了外交制衡,国共军队爆发了新一轮更大规模的军事冲突,战火由南向北终于蔓延到扼守着东北腹心的咽喉要地四平街,并在这里缠绕成战争的死结。四平地处东北松辽平原腹地,在沈阳、长春
  • 揭秘:四平战役中,陈明仁逆转战胜林彪十万大军

    1947年,林彪于东北战场上屡获胜绩,独四平一役败于陈明仁之手。1947年6月,林彪发起攻打四平之战役。解放军占领四平路西,而陈明仁则率领不足万人的七十一军残余退守路东,继续顽抗。陈明仁以一军之力,阻挡民主联军十万之众,震动了全国,蒋介石欣喜若狂。
  • 二战结束后一支部队拒绝投降,武装抵抗近40年!

    众所周知,旧日本下层官兵因受武士道经神毒害而导致其思维普遍冥顽不化。 即便是在1945年8月15日投降之后的29年,还有一个叫小野田宽郎的日本兵在菲律宾的热带丛林里顽固对抗。 期间多次杀害当地的平民、警察,但他只是自己国家发动的罪恶而战,站在正义和公
  • 揭秘:九·一八事变不能不知道的几个真相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三省迅速沦陷。2018年是九一八事变八十七周年,中国人民应勿忘国耻,铭记历史。那么关于九一八事变的真相你知道几个呢? 真相一:日本蓄谋已久 日本早期唐朝时期来中国学习,学习中国的农业知识,器具制造技术和中国的汉
  • 揭秘真实的九一八事件

    学术界普遍认为,“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这种认识存在偏差,“九·一八事变”不能做为日本侵华的开端。 因为早在“九·一八事变”前,侵华的大幕早已悄然拉开,日本在东北做了大量的“功课
  • 九一八事变:东北沦为殖民地

    1931年9月18日晚上,日本驻中国的侵略军——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借此突然袭击了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随即在几天内侵占20多座城市及其周围的广大地区。这就是当时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
  • 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多年后一本书将其披露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史称“九·一八事变”。它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也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到底从中国抢走了什么?

    日本侵略者带来的日本移民不光在战争时欺压中国民众,在战争之后也成为东北地区的遗留问题之一,直到80年代还陆续有日本移民的遗孤。 1931年9月18日,这是3000多万东北父老屈辱的开始,这一天之后,还有14年暗无天日的生活在等着他们。 87年前的今天,中国大
  • 首页
  • 上一页
  • 261
  • 262
  • 263
  • 264
  • 265
  • 266
  • 267
  • 268
  • 269
  • 270
  • 271
  • 下一页
  • 末页
  • 3146280